第266章 寻找“琳达·陈”(1/2)
“颠覆者?”
李欣听到这个词,一时没能完全理解李悦的思路。
“是的,颠覆者。”李悦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异常清晰,“道格拉斯·雷诺兹能控制现在的传统农业体系,因为他就是这个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和构建者之一。他能封锁所有成熟的、上了规模的供应商,因为那些供应商都在他的游戏规则里玩。”
“但总有一些人,一些技术,一些模式,是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的。它们太新,太小,甚至在道格拉斯这样的人看来,太可笑,太不切实际。”
“他看不起它们,所以他控制不了它们。”
李悦的这番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李欣和李然的思路。
李欣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我们不去找那些已经成功的农场主,而是去找那些正在试图改变农业的人!”
李然的反应更快。
在李悦说话的同时,她的手指已经在平板电脑上飞速舞动,一行行全新的搜索指令被输入“天网”系统。
旧的关键词,如“有机农场”、“水果供应商”、“AAA级认证”,被全部删除。
新的关键词,取而代之的是:“农业科技”、“AgriTech”、“初创公司”、“垂直农业”、“无土栽培”、“种子轮融资”、“被传统风投拒绝”。
“天网”的搜索逻辑,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它不再去扫描纽约周边那些广袤的田野和果园,而是将触角伸向了城市的另一面——大学的实验室、科技孵化器、甚至是那些隐藏在废弃仓库里的、不为人知的创业团队。
数据流在屏幕上疯狂刷新。
无数个名字、项目、专利文件、融资报告被“天网”系统捕捉、分析、筛选。
大部分信息很快被过滤掉,它们要么技术不成熟,要么规模太小无法满足峰牌的需求,要么创始人只是空有概念的骗子。
李欣紧张地盯着屏幕,她知道,这就像在大海里捞一根针。
但她相信李悦的判断,也相信李然的能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就在李欣觉得眼睛都快要看花的时候,李然的手指突然停了下来。
屏幕中央,一个名字被高亮锁定。
琳达·陈(Lda)。
美籍华人,三十四岁。
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博士,主攻方向为数据驱动的城市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农业。
曾发表多篇关于室内垂直农业与资源循环利用的顶级期刊论文。
三年前,创立了一家名为“城市绿洲(UrbanOasis)”的农业科技公司。
“就是她。”李然的语气,带着一丝发现猎物的兴奋。
她点开了“城市绿洲”公司的详细资料。
这是一家典型的、拥有先进技术却在商业上举步维艰的初创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