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孤岛点灯人 > 第268章 吊装

第268章 吊装(2/2)

目录

那是用来控制角度的,很多人不理解,工地上,你看一下就懂了。

当最后一颗螺栓拧紧时,现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这样一根钢柱子就固定在基础上面了,“很简单”,没啥花头。

老周松了口气,“老手了”。

这就是老师傅。

新手老手主要在于碰到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上,要“稳得住”,“把控好”。

这算是“开门红”。

大规模的吊装开始了。

中午吃饭时,工人都在临时搭建的食堂里分批就餐,每张桌子只能坐两个人,餐桌上还放着免洗洗手液。

食堂的师傅在窗口打饭,给每个人一勺子肉,动作还是“一勺一口”。

有红烧肉、炒青菜和番茄蛋汤,分量很足。

老周端着不锈钢饭盆,坐在小李旁边,问道:“横梁的吊装方案再核对一遍,单件吊装的构件重量都确认好了吗?”

小李点点头:“都确认了,最重的是4号单元格的横梁,38吨,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够,吊点也算了好几遍。”

老周嗯了一声:“那就好,看天气还好,大晴天,气温30℃上下。”

工人的防暑还是要的,藿香正气水每个班组再搞个两盒。

下午两点,太阳毒得很,工地上的沙砾晒得发烫,工人的额头,身上全是汗,衣服后背粘在身上。

大家衣服背后都是统一的,椭圆形,一摊湿印子,有些工人讲究,怕晒伤,安全帽上还挂着黑丝。

当然不是女人大腿上那种。

至于天热,早就没人抱怨了。

没啥用,该干啥干啥。

赚钱嘛,不寒蝉。

工地上,依旧是单件吊装,起重机吊着一根钢柱,慢慢向指定位置移动。

负责高空作业的小王和小陈,挂着安全带,站在已经安装好的钢结构上,等着钢柱到位。

老样子,还有两个兄弟协助拉绳子,主要控制方向。

“慢点,慢点。”指挥员对讲机里“哇啦哇啦”。

“好,好,停停…”

当钢柱靠近时,小王伸出手,慢慢调整钢柱的位置,小陈则拿着扳手,准备固定。

“再往左一点,对,再左一点。”小王朝地面的信号员喊道,信号员对讲机“扒拉扒拉”,起重机慢慢移动。

“好,好。”

“落,落。”

钢柱对准了安装位置,小王和小陈赶紧用螺栓固定,动作“麻溜溜”。

然后,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老周是工长,要管控全局的。

基本上,“一吊一校核”。

老周带着技术人员边吊装,边检查,确认无误,技术员在施工日志上签下名字。

工地上就是干活,没啥“创新”的。

跟工厂流水线差不多。

“拼手速”吧。

有一点跟办公室不一样,坐办公室你吹着空调,血液集中在脑子上,可以“胡思乱想”,工地不行,“热不说”,蹲着站着“体力活”,血液都全身循环了。

干工作,基本上都是“肌肉记忆”了。

所以,干的活最好是图纸上标注好,少变动,很多外行领导,一会东,一会西的。

工人搞不灵清,容易干错。

这一点务必注意,“少折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