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 第301章 叔公之才,不逊管仲乐毅!

第301章 叔公之才,不逊管仲乐毅!(2/2)

目录

像是看穿了杨洄的心思,杨钊再次拍拍他的肩膀,低声道:“这种事情,有娘娘和诸公谋划,咱们也插不上手,倒不如及时行乐呢。”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道:“你不去的话,为兄就先去了!”

杨洄沉默,他没杨钊的心大,这个时候,实在提不起什么寻欢作乐的心思。

何况,他最近和咸宜公主的关系,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思及此,他也只得轻轻颔首:“兄自去吧,我先回府思量一番!”

杨钊挑了挑眉,也不强求,果断转身,朝着平康坊的方向大步走去。

一路走到春风楼,他成功见到了约好的月娘子。

两人一番欢好后,他才取来纸笔,迅速写了一封密信。

随即凑在月娘子耳边低声道:“十万火急,要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快的速度,将此信交到西域光王殿下手中。告诉

月娘子闻言,当即眼中精光一闪,将密信贴身藏好。

随即,再次欺身而上........

.......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西域。

虽然西域的风沙里,依旧带着凛冽的寒意。

但龟兹城内外,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

计式水畔,新规划的屯田区阡陌初现,流民与退伍老兵在官吏的指挥下,热火朝天地开垦着荒芜已久的土地。

军工作坊亦是叮当作响,赶制着农具与兵器。

街市上,来自河中、河西的商队更是明显增多,不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货物,也带走了西域的特产。

而一切的一切,都得归结于新政带来的活力。

都护府内,李琚与李林甫正对坐于巨大的西域舆图前。

此刻,战事的硝烟已然散去,他们谋划的,是西域更长远的未来。

“殿下,屯田令推行顺利,首批授田已基本完成,流民归心,军心稳定。”

李林甫指着地图上几处标记,沉声道:“下一步,当以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为核心,沿计式水、塔里木河构建屯田网络,同时鼓励商贾,复兴丝路。同时,军功授田之制,还需细化章程,避免日后兼并......”

李琚一身常服,眉宇间少了战场的杀伐之气,多了几分沉稳与思索。

他仔细听着,应声道:“李相所虑极是。屯田乃根基,商路乃血脉,是当思量。”

李林甫点点头,接着说道:“西域经此一战,根基算是暂时稳定了,不过光是稳定还不够,接下来老臣以为,我西域还需大力发展军备,同时推进官学,培养人才,以图后记。”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此外,西域诸多羁縻之地,在制度与法律上,也存在很大的漏洞。”

“殿下若欲将西域彻底经营成铁板一块,便不能任由地方这么宽松下去,还需择干吏能臣,速置州县,推行我唐律、教化,将那些地方真正纳入版图,尤其是,那些左右摇摆的附属邦国.......”

李琚点头,心悦诚服:“叔公高瞻远瞩。兵者,国之大事,确需未雨绸缪,人才更是国之根本,确需紧抓狠抓。至于律法与制度,叔公是这方面的专家,本王当予你参政大权。”

“........”

两人沉浸在对西域未来发展的蓝图之中。

从屯田、军制、商路到吏治、教化、羁縻政策,逐一详议。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西域必然将在二人合力的推进之下下,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两人这一议,便是一整日过去。

直至天色彻底黑了下来,两人才有些意犹未尽的停下话头。

李琚咂摸了一下嘴,看向李林甫,笑道:“今日与叔公细论,方知叔公之才,不输管仲乐毅,本王佩服。”

“殿下言重,老夫今日所言,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具体之事,还需多番验证。”

李林甫正手捋须,谦虚了一句。

旋即,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