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1/2)
也好!”
李林甫点点头,也并未过多纠结,正如李琚所言,西域还是太依仗丝路了,
一个地区,乃至于一个国家,光是依靠某一样东西来发展,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西域,也是时候考虑一下其他路子了。
李琚微微颔首,不欲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结,转而问道:“长安与河北那边,可有新消息?”
“回殿下。”
李林甫赶忙低声道:“长安那边,自小公子和小郡主降生时曾送来贺礼外,便无甚大动静,圣人.......这些年,据说也不怎么理俗物了,许多政事,皆是由忠王殿下经手处置,坊间皆传,圣人似有立忠王殿下为皇储的意思。”
听见这话,李琚不由得沉默一瞬,心情莫名有些复杂。
历史上,三庶人之祸过后,最后的赢家,便是那位好三哥忠王李亨。
李隆基要立他为太子,其实也符合礼法规矩。
不过现在,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原本的李亨,本该在开元二十五年便成为太子,可如今已是天宝五年,李亨依旧还只是忠王,还真是,世事无常.......
李林甫不知李琚心中所想,只接着说道:“倒是安禄山在河北,动作频频,招募兵员,广积粮秣,打压世家,似有拥兵自重之势。”
“拥兵自重么.......”
李琚回神,听见拥兵自重四个字,不由得呢喃一声。
随后,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冷嘲,淡淡道:“由他去吧。安禄山此人,早晚都是要反的,咱们只需要稳住西域,自能以不变应万变。”
李林甫点点头,见李琚没有继续交代的意思,便拱手准备告辞。
李琚枯坐殿中,目光再次落向那片代表着大食的广袤区域,但只是片刻,他便摇摇头,起身朝后宅走去。
如今,既已定下薛延为帅,便只需要等待最后的结果便好。
至于其他事情,不重要。
与此同时,都护府后宅深处,暖阁内正药香氤氲,混合着幼儿身上特有的奶香。
杨玉玲倚在软榻上,小口啜饮着侍女奉上的滋补药膳。
她面色红润,充满了成熟妇人的风情和韵味。
暖阁中央铺着的厚厚的波斯地毯,则成了两个小人儿的天地。
长子李沅已近周岁,正是精力旺盛、探索欲勃发的时候。
他穿着柔软的锦缎小袄,扶着杨玉筝的手,正颤巍巍地试图迈开小腿。
肉乎乎的小脸蛋上满是专注和不服输的倔强,嘴里咿咿呀呀地发出不成调的音节。
每一次成功的挪动,都能引来周围一圈大人压抑着的鼓励和笑意。
“沅儿真棒!再走一步给姨姨看?”
杨玉筝半跪在地毯上,小心翼翼地护着,语气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李沅似乎听懂了鼓励,更加卖力地蹬着小短腿,试图挣脱扶持。
比他小一个月的李穗则安静地坐在红袖身边,像一团雪白柔软的云朵。
她继承了母亲红袖大部分的容貌,眉眼精致如画,肌肤胜雪。
长长的睫毛扑闪着,好奇地看着哥哥笨拙的表演。
红袖产后恢复得慢些,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看着女儿时,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满溢出来。
她轻轻握着李穗的小手,低声说着什么,小小的人儿便咯咯笑起来。
声音清脆悦耳,像初春解冻的溪流。
杨玉环则坐在稍远些的软凳上,目光柔和地落在两个孩子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