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说教(1/2)
妈的,这就是你说的超级大黄鱼?”
“你这是抓到大黄鱼祖宗了吗?”
“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大黄鱼……”
钱满贵看着这条五十多斤重的大黄鱼,整个人都傻眼了。
他在码头干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个头的大黄鱼。
他妈的,这要是再长大点,都要成精了。
“别光看着啊,去找人啊。”
“我这船渔获,都放了一晚上了,哪怕现在天气凉快,船舱里还有冰块,也不能这么一直放着。”
“你得赶紧把各个加工厂的老板找过来,帮我把这些货处理掉。”
“我可以给你千分之三的介绍费。”
张向东催促道。
他让钱满贵看这条大黄鱼,是想要让他帮忙多找几个买家,可不是让他在这震撼,惊讶,感叹的。
“我这就去给你叫人。”
“阿东,你别跟我说,你捕捞上来的大黄鱼,都是这么大个头?”
钱满贵刚走出去几步,又停下来,有些不确定的看着张向东问道。
“这还没闭眼呢,就开始做梦了。”
“这条大黄鱼是我钓的,用网捕捞的大黄鱼,没有这么大,只有十几二十斤。”
张向东白了钱满贵一眼,继续说道:“赶紧去叫人,别磨磨唧唧的。”
“一个小时内,要是没有人过来,我可就把这些渔获,拉到镇上去了。”
“满贵叔,我这也是跟你交情好,才会拉过来,让你帮忙处理。”
“不然的话,这些货,拉到镇上,或者县里码头,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处理掉。”
钱满贵原本听到张向东说其他大黄鱼,没有这么大的时候,还觉得正常,后面又听他说,后面捕捞的都是十几斤,二十斤的大黄鱼,差点没站稳,摔倒在地。
前段时间,才刚刚弄回来几百吨沙丁鱼,现在又弄回来这么多大黄鱼。
这要说张向东不是妈祖的干儿子,都没人相信。
他在码头干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海运如此强大的人。
这他妈天生就是做海的料。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钱满贵脚也没有停,快速向着村委跑去。
他们村里,只有村委有一个电话,而且附近这些村子里,也只有他们村委有电话。
还好,他们这里有电话,不然的话,想要把人一个小时叫过来,还真做不到。
看着钱满贵离去,张向东又让船工回去喊王秀兰她们,过来收货。
带鱼,马鲛鱼,鲐鱼,方头鱼,都可以晒一些。
小杂鱼这次并不算多,加起来,只有九吨多一点。
很快,王秀兰就带着一帮工人跑了过来,看到张向东的时候,还稍微愣了一下。
上次张向东就说出去要十天半个月才回来,结果,第一次出去,第二天就回来了,第二次出去,也只是隔了两天,就回来了。
“阿东,你不是要在海上停留十天半个月才回来吗?”
陈丽萍同样有这个疑惑,便直接问了出来。
“这次,弄到了好东西,怕你们卖不上价,就跟着回来了。”
“前两天弄回来的沙丁鱼,都处理好了吗?”
“有多少损耗?”
张向东指了指船舱里面的渔获,然后便询问起了沙丁鱼的事情。
上一次可以有五十来吨沙丁鱼。
“都处理好了,有两吨多发霉了,只能送给村里人,用来喂鸡喂鸭。”
“好在,沙丁鱼晒干之后,还有十二三吨。”
“我已经跟陆老板,周老板联系过了,他们把这些沙丁鱼干包圆了。”
“陆老板要了十吨,周老板要了两吨。”
“全都是按这边的市场价走。”
“淡晒的一块钱一斤,盐晒的七毛钱一斤。”
说到前两天弄回来的沙丁鱼,王秀兰就一脸心疼。
有两吨没处理好,这就是大几百块钱的损失。
还好,其他的沙丁鱼都弄得不错,现在已经到了秋冬季节,全靠北风风干,品质比直接用太阳晒干还要好很多,味道都会更好一些。
“那就行。”
“我这次准备留五吨鲐鱼,五吨带鱼,三吨马鲛鱼,一吨方头鱼。”
“晒成鱼干,卖不出去,也能慢慢卖。”
“现在内地,有钱人也很多,物资少,肯定是有人喜欢吃这些海货。”
张向东听到五十来吨沙丁鱼,损失了两吨,倒是没有感到心疼。
正常情况下,弄回去的几千斤上万斤小杂鱼,都要损失不少,更不用说一口气弄回去这么多沙丁鱼了。
只损失了两吨,已经算是非常好的结果。
按照他们卖的价格,最起码也有一倍的利润。
跟几个女人说完他对这一船渔获的安排,张向东就让人开始往码头搬货。
现在不仅是渔船的设备落后,就是码头上的设备同样落后,全都得靠人力。
不像后世,什么都可以靠机器来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