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苍穹之下:无声的守望者 > 第224章 新的“苍穹”

第224章 新的“苍穹”(2/2)

目录

“梁卓如,你协助小高,重点研究数据标准化的问题。特别是宇航集团那边,他们用的航天标准和我们航空标准差异很大。”

“好的,主任。”

“楚星河。”我最后说,“你负责整体协调和进度把控。每天下午五点,我要看到进展报告。”

安排完工作,我看着他们:“这个任务很难,但我们必须完成。‘后羿计划’关系到未来十年国家的空天安全,我们技术支援中心就是这盘大棋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再强壮的肢体也发挥不出作用。”

高柏龙郑重地点头:“主任,我明白这个分量。”

晚上八点,我巡视办公室,发现技术小组的灯还亮着。高柏龙和梁卓如正对着电脑激烈讨论,桌上散落着各种资料。

“进度怎么样?”我走进去问。

高柏龙抬头,眼睛里带着血丝但充满兴奋:“主任,我们发现宇航集团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和我们不一样,直接转换会导致信息丢失。不过梁工想了个办法……”

梁卓如接话:“我们可以用无损转换算法,虽然计算量会大一些,但能保证数据完整性。”

“计算量大会影响实时性吗?”我问。

“会有一点影响。”高柏龙说,“但我们可以在硬件上升级。正好下个月有一批新的服务器到货。”

我点点头:“把这个方案细化,明天上午我要看到详细的技术路线图。”

离开技术小组,我又去了王柏的工位。他正在比对三家的保密制度文档,密密麻麻的标注写满了便签。

回到办公室,我打开电脑开始撰写给朱总的初步方案报告。

键盘敲击声中,我仿佛能听到整个北峰航空为“后羿计划”加速跳动的心脏声。

第二天一早,我将方案初稿发给朱总。

不到半小时,他打来电话:“孙主任,方案我看了,思路不错。但有个问题:你们预计的研发周期太长了。”

“朱总,这个系统复杂度确实高……”

“我明白。”朱总打断我,“但‘后羿计划’等不起。给你们压缩到十天,必须拿出可演示的新系统。”

挂掉电话,我立即召集小组开会。

“任务周期压缩到十天。”我直接宣布,“这意味着我们要调整策略。”

高柏龙皱眉:“十天连基础框架都搭不完。”

“那就换个思路。”楚星河说,“先做一个最小可行产品,只实现最核心的数据转换功能,其他功能后续迭代。”

王柏附和:“对,保密流程也可以先做最关键的部分。”

梁卓如突然举手:“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借鉴开源社区的敏捷开发模式,把大系统拆成小模块,并行开发。”

我看着这群年轻人,他们的应变能力让我欣慰。“好,就按这个思路重新规划。小高,今天下班前我要看到新的开发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办公室成了不夜城。

第七天晚上,高柏龙兴奋地冲进我办公室:“主任,原型系统跑通了!”

我们集体围到测试电脑前。屏幕上,三家单位不同格式的数据正在流畅地转换、交互。

“测试结果怎么样?”我问。

“基本功能都实现了。”高柏龙指着数据流,“响应时间比预期快了20%,数据完整性100%。”

王柏补充:“保密流程也通过了模拟测试。”

我长舒一口气:“很好,继续优化。最后三天,我们要做到万无一失。”

第十天下午,我们带着演示系统来到朱总办公室。不仅朱总在,还有宇航集团和科工集团的两位副总工。

演示很成功。系统流畅地处理了各种测试数据,赢得了在场专家们的认可。

科工集团的李副总工感叹:“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解决了跨平台数据交互的难题。”

宇航集团的张副总工点头:“这个系统为‘后羿计划’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送走两位副总工后,朱总单独留下我:“孙主任,你们这次立了大功。”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后羿计划’的全面启动会需要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明白。”我说,“我们会继续完善系统,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回到办公室,团队所有人都累得东倒西歪,但脸上都带着成功的喜悦。

高柏龙哑着嗓子说:“主任,这十天比我过去一年学的都多。”

楚星河笑他:“你现在知道什么叫‘北峰速度’了吧?”

我看着这群可爱的年轻人,心中充满感慨。从“利剑”到“后羿”,从追赶到并跑,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但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

新的“苍穹”之下,是我们永不停止的守望。而这守望,将由一代又一代北峰人接续传承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