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钱?人?风险?(1/2)
可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工程师。我需要一个……一个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王振华疑惑
“对。”
曲元明解释。
“我们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个产品。一个能够吸引投资、能够自我造血、能够推广复制的产品!”
“王局长你看,你们的方案里,详细计算了需要多少传感器,多少无人机,多少智能管道,需要投入多少资金。这很好。但钱从哪里来?光靠县财政,能撑起这么大的摊子吗?不可能。”
“项目建成后,如何运营?谁来维护这些高科技设备?农民会用吗?培训成本是多少?这些新增的成本,会不会反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让他们不愿意用?”
“还有,我们生产出的优质农产品,怎么卖出好价钱?如何打造江安数字农产品这个品牌?如何打通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这些,才是决定我们这个项目最终是面子工程还是致富工程的关键!”
王振华和农业局那帮技术骨干,熬了一个通宵。
却避开了最核心的问题。
而曲元明,已经站在了市场的高度。
这就是差距!
“曲县长,我……我明白了!”
“您放心,这些问题,我马上带回去,组织大家重新讨论!我们……我们一定把这个产品给您打磨好!”
“不急。”
曲元明笑着摆摆手。
“大的框架是对的。细节,我们可以边走边完善。这份方案,我先收下,有些地方我来修改。你先回去,让同志们好好休息一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送走王振华,曲元明拿起红笔。
一个小时后,全新的方案诞生。
李如玉的办公室里。
她正在批阅文件,听到敲门声。
“请进。”
曲元明推门而入。
“李书记。”
李如玉抬起头,看到是曲元明。
“元明来了,坐。”她目光落在了那份方案上。
“这是?”
曲元明坐直了身体,开始汇报。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平台,一个引擎。它不仅能提升我们的粮食产量和品质,更能撬动整个江安县的产业升级,吸引人才回流,资本入驻,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数字经济生态。”
李如玉静静地听着。
她合上方案。
“元明,你的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远见。”
“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要落地,会遇到多少阻力?”
“第一个问题,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