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 第74章 各论各的

第74章 各论各的(2/2)

目录

劣徒、县试、十二岁。

落魄书生才了然,自己这是着了道儿了。

良久,他才缓过劲来,指着沈夫子的鼻子,气得摇头叹气。

“你……你这老小子,早就知道你弟子写出了传天下的文章,故意拿话激我!”

沈夫子闻言笑而不语。

落魄书生见沈春芳那副样子,气得牙根痒痒,但又无可奈何。

毕竟是自己着了他的道,口出狂言。

良久,落魄书生才悠悠地叹了口气,开口道:

“师弟啊师弟,师父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知道有你这么个好弟子,真是他的万幸。”

“师父死了这么多年,怕是都想不到,自己还要遭这么一个坎。”

开口第一句,沈夫子听出了师兄的阴阳怪气,同时还拿师父压自己,但沈夫子丝毫不为所动。

落魄书生见状,又换了个方式:

“你这是要让师父他老人家一手创立的心学,就此后继无人啊!”

这是拿师父压不成,开始打感情牌了啊。

沈夫子微微一笑,不急不躁,还是不为所动。

“不冲突,不冲突。”

“把璘哥儿吸纳进咱们心学一派,不就成了?”

话锋一转,沈夫子脸上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莫不是……师兄打算言而无信,不准备信守承诺了?”

“也罢,也罢。”

沈夫子故作姿态地叹了口气,眼神却偷偷瞟着落魄书生的反应。

“叫师兄你认我弟子为师,确实是为难师兄了,哎。”

落魄书生一口气堵在胸口,差点没上来。

他哪里听不出这老小子是在拿话刺激自己。

今天非得让自己认一个十二岁的稚童为师不可是吧?

落魄书生直勾勾地看着沈夫子,见沈夫子态度不变,才长长地叹出一口气。

罢了。

自己说出的话,泼出去的水。

落魄书生无力地摆了摆手。

“去吧,大丈夫一诺千金,准备好拜师的束脩。”

沈夫子闻言,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大笑一声,转身便出了门去。

房间里,只剩下落魄书生一人。

他看着空荡荡的门口,许久才摇了摇头,嘴角竟也勾起笑意,笑了好一会后,脸色才恢复如常。

“师弟啊师弟,你这般处心积虑为那弟子考虑,就不怕再养出一个白眼狼?”

“我们心学可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啊....”

落魄书生低声自问,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在问神明。

望着窗外云卷云舒,落魄书生眼含追忆,脑海中浮现当年的心学盛景。

二十年前,心学还是大夏儒家五大流派之首。

门下弟子,遍布朝野,渗透官场各个阶层。

最鼎盛的时候,内阁七位大学士,竟有四人出自心学门下。

大夏士林,甚至流传着翰林多心学的说法。

何等的风光无限。

可这一切,都随着一个人的出现与离开,轰然崩塌。

二十年前,此人拜入师门。

师父视其为心学复兴的希望,倾囊相授,寄予厚望。

可谁又能想到,被师父引为最得意的弟子,最后却成了心学一派的掘墓人。

他叛逃了。

不仅自己叛逃,还带走了心学当时最有潜力的那批骨干。

自立门户,另起炉灶,自创一套“天人感应”学说,公然把心学贬入尘埃。

心学一派,自此元气大伤,盛况不复。

师父也因他心力交瘁,郁郁寡欢,没过几年便含恨而终。

此人便是如今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首辅。

宴居。

这也是沈春芳宁愿致仕还乡,窝在清河县小地方,也不愿再踏足京城半步的缘由。

落魄书生缓缓闭上眼。

脑海中,卢璘奋笔疾书,写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子,好像与二十年前,宴居初入师门时写下的文章,竟有些重合。

一样的惊才绝艳。

一样的气吞山河。

一样的,让人看到了无限可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