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80:一把鱼叉养全家 > 第一卷 第324章 百万投资

第一卷 第324章 百万投资(1/2)

目录

码头上瞬间忙碌起来。

陈川帮着检查了一阵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便与林浩然一同前往了县里。

浦江县不算是大县,灰扑扑的建筑,沿着几条主干道延伸。

最高的楼房也不过四五层。

他虽然拥有一个天然良港,但在这80年代中期的当下,这个港口更像是一个沉睡的巨人。

除了满足本地渔船和少量沿海货轮的停泊需求之外,并未能真正撬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街道上都是自行车和行人的身影。

县政府会议室里,气氛严肃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张力。

吴兆亮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笑容。

他旁边坐着几位副县长以及分管经济交通港务等部门的负责人。

陈川和林浩然作为投资方代表,坐在了吴兆亮的右手边。

“首先我代表浦江县委县政府再次热烈欢迎陈先生,林先生,欢迎龙腾国际的各位,有意来我们浦江投资兴业。”

吴兆亮开场定调,声音洪亮,

“关于在现有浦江码头基础上进行扩建,打造一个现代化深水码头的方案,我们前期已经经过了初步沟通。”

“今天这个会就是希望各方畅所欲言,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共同推动这个利县利民的大项目地。”

其实无非是一些官话套话。

按照早已敲定好的计划,这时应该是没人会提出异议的。

可他话音刚,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干部,却是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道:

“吴县长,各位同志。”

“建设深水码头,带动经济发展,这个初衷是好的,我们财政口原则上也支持。但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在林浩然的脸上:

“我们浦江的家底,各位都清楚。”

“财政并不宽裕。”

“如果按照龙腾方面提出的,由我们地方配套建设疏港道路水电扩容,甚至还要规划出一片仓储物流区,这笔配套资金可不是数目。”

“如果万一……我的是万一码头建成了,却没有预期的货流量,或者投资方的运营出了问题。”

“这笔投入可能成为我们浦江财政一个沉重的包袱啊!”

这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是分管财政的副县长。

姓王,名叫王大伟。

他这话的委婉,但意思很明确。

害怕县里的投资打了水漂。

在80年代外商投资的情况下,一般确实都是外资企业投资主体项目。

道路水电等配套通常由政府解决。

这时另一位分管农业的副书记也接口道:

“王副县长的有道理。”

“另外,我还担心一点。”

“现有码头区域也关系着咱们县里不少渔民的生计。”

“大规模扩建必然会影响他们现有的作业和停泊。”

“如果处理不好引发群众矛盾,那就好事变坏事了。”

“发展固然重要,但稳定压倒一切啊。”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听起来合情合理,代表了浦江县内部一部分干部真实的想法和顾虑。

【表情】改革之初,面对未知的领域和巨大的投入,这种谨慎甚至保守的态度非常普遍。

吴兆亮脸色不变,只是用手轻轻敲了敲桌面,刚想开口,坐在他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常务副县长李卫国却是抢先一步。

李卫国年龄稍长,眉头习惯性地皱着,看起来有些严肃。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几分沙哑:

“大家的顾虑,我都理解。”

“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咱们浦江守着这么好的港口,为什么几十年了,还是个县城?”

“就是因为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迈大步子!”

他目光锐利的看向王大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