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我是说如果,政策突然收紧呢?(1/2)
不敢当,我只是有些浅见。”陈浩谦虚地说。
“年轻人不用太谦虚。”沈南朋靠在沙发上,“说说看,你觉得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怎么样?”
陈浩沉思片刻:“沈总,您主要做哪个区域的项目?”
“主要在浦东新区,还有一些老城区的商业地产。”
“老城区…”陈浩若有所思。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沈南朋敏锐地捕捉到了陈浩语气中的异样。
陈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移话题:“沈总,您觉得现在的市场环境如何?”
“还不错,房价一直在涨,项目也都能顺利出手。”
“那如果…”陈浩停顿了一下,“我是说如果,政策突然收紧呢?”
沈南朋眉头一皱:“你是说宏观调控?”
“不只是调控。”陈浩放下茶杯,“我最近在研究城市规划的一些资料,发现政府对老城区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什么变化?”
“保护性开发。”陈浩说出这四个字,“以前是大拆大建,现在可能会转向保护历史风貌,限制商业开发。”
沈南朋脸色变了。他在老城区有好几个项目,如果真像陈浩说的那样,那可就麻烦了。
“你有什么依据吗?”
“只是一些蛛丝马迹。”陈浩没有说得太明白,“前段时间文化部门对几个历史街区进行了调研,还有专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呼吁保护城市记忆。”
张教授在一旁听着,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陈浩这孩子,说话很有分寸,既点到了关键,又没有说得太死。
“你的意思是,我应该…”沈南朋试探性地问。
“我只是一个学生,不敢给沈总建议。”陈浩笑了笑,“不过如果是我,可能会考虑分散风险,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沈南朋陷入沉思。这个年轻人说得很含蓄,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老城区的项目可能有风险,要提前做好准备。
“小陈,你觉得未来什么方向比较好?”
“旧城改造。”陈浩说,“不是拆迁重建,而是保护性改造。把老建筑保留下来,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精品酒店、特色商业街。这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有意思。”沈南朋眼睛一亮,“继续说。”
“现在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注重文化体验。一个有历史底蕴的街区,经过精心改造,可以成为网红打卡地。”陈浩侃侃而谈,“而且这种项目政府会大力支持,审批也会更顺利。”
沈南朋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他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对市场的嗅觉还是很敏锐的。陈浩虽然年轻,但说的这些确实切中了要害。
“张教授,你这个学生不简单啊。”沈南朋感叹道。
“所以我才让你来见见他。”张教授笑着说,“小陈虽然年轻,但眼光很独到。”
“陈浩,留个联系方式吧。”沈南朋拿出手机,“以后有机会多交流。”
“好的,沈总。”
交换了联系方式后,沈南朋起身告辞。临走前,他拍了拍陈浩的肩膀:“年轻人,好好干。”
等沈南朋走后,张教授给陈浩倒了杯水:“刚才表现不错。”
“谢谢老师栽培。”
“不用谢我,是你自己有本事。”张教授坐下来,“不过你刚才说的那些,是真的有依据,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