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老爹告诉她,不顺心就要闹 > 第323 章 同志,辛苦了。我二科王小小。这台手术,我接手了

第323 章 同志,辛苦了。我二科王小小。这台手术,我接手了(2/2)

目录

王敏和老军医看着王小小,嘴角抽抽,没有说话,还是认真当助手。

很快王小小把手术做完,士兵醒来居然要回去休息。

王小小:“住下,打针,观察72小时,要么去后方医院。如果因术后感染而致残,那才是军队长期战斗力的永久性损失。”

王小小看着一圈,她之前缝合伤口的士兵呢?

王小小目光扫过挤在门口,被她一声“滚出去”吼得有些尴尬又担忧的团长、团参谋等人。

她脸上没有任何晚辈见到首长应有的怯懦或恭敬,只有一片属于医者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强势。

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麻烦请把我刚才缝合伤口的那三位同志,全部叫回来。他们需要在这里观察至少48小时。”

一位团参谋下意识地想反驳:“小同志,他们只是轻伤,已经处理好了,可以……”

王小小直接打断了他,语气平淡却像冰冷的针扎在众人心头:“感染,是部队战斗力最隐蔽,也最永久的损伤。”

她刻意停顿了一下,开始了她的偷换概念:“轻伤不下火线,指的是无需手术介入、能够自行愈合的轻微创伤。他们的伤口已经切开、清创、缝合,这属于小型手术范畴。术后感染风险极高,一旦发生,轻则伤口溃烂、反复不愈,需要更长时间治疗,占用更多医疗资源;重则引发败血症,导致截肢甚至死亡。”

“让一个刚刚做完手术的战士立刻回到可能充满灰尘、细菌、并且需要体力消耗的环境,这不是英勇,这是对战士生命健康的不负责,更是对军队宝贵战斗资源的巨大浪费!”

她最后这句话,直接上升到了浪费战斗资源的高度,精准地戳中了在场所有指挥员的痛点。

王小小也欲哭无泪,轻伤不下火线这不仅是口号,更是铁的纪律和崇高的荣誉观。

战士们以带伤坚持战斗为荣,各级指挥员也鼓励这种行为。

而她要求术后观察48-72小时,她需要有个更伟大最直接的理由来说服军事主官。

团长眉头紧锁,他带兵多年,见过太多因为小伤处理不当最后酿成大祸的例子。

他深深看了一眼这个气场强大得与年龄外貌完全不符的光头小姑娘,又看了看手术台上虽然虚弱但手部已然得到妥善处理的士兵。

他终于沉声对身后吩咐:“去,把小同志处理过伤口的三个兵,都给我叫回来!按她说的,观察48小时!”

王小小闻言,不再多看那些首长一眼,转身开始利落地收拾她自己的器械,准备给即将被“请”回来的伤员进行术后检查和用药安排。

王小小不再理会那些首长,她的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这间简陋的卫生院,最终定格在刚才协助她、此刻有些无所适从的两名护士和两名卫生员身上。

那眼神里的冷意,比刚才面对团长时更甚。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寒气,“你们,刚才手术,谁允许那么多人围观的?”

一个年轻卫生员下意识地辩解:“王同志,这里条件就这样,而且大家也是关心……”

王小小打断他,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责问,“关心能代替无菌原则?关心能防止感染?还是关心能让你手里的刀不抖?”

她抬手指着这间大开间、功能混杂的土坯房,语速快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鞭子一样抽过去:

“没有专门的手术室,是客观条件!但用干净的床单、雨布,甚至你们的军大衣,临时围隔出一个相对独立、减少人员走动的空间,很难吗?”

“手术区域,非必要人员不得入内,最基本的规矩!刚才闯进来一群人,带着外面的灰尘、寒气,你们谁拦了?谁提醒了?”

她的目光锐利地刺向那两个拿着器械的卫生员:“还有你们!手术台上,主刀和一助足够!其他人围在旁边干什么?看热闹吗?人一多,就容易乱,一乱,就可能碰撞!你拿着手术刀,或者握着止血钳,被人不小心碰一下,手一抖,”

王小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一字一顿地,描绘出一个极其残酷却真实的场景:

“刀尖偏一毫米,可能就割断了患者好不容易接上的神经!钳子滑一下,可能就戳破了大动脉!到时候,敌人没要了他的命,我们这些穿着白大褂、号称救他的人,却亲手把他给‘杀’了!讽刺吗?可笑吗?到时候,你们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这番话说得极其严重,甚至有些刺耳,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那两个卫生员脸色发白,下意识地把手里的器械握得更紧了些。

老军医也露出了深思和后怕的神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