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皖东人家 > 第二百七十八章 过年费

第二百七十八章 过年费(1/2)

目录

吃晚饭时,小董觉得一阵阵恶心,没吃几口就回房间躺下了,树杰见状,便过来问她:“你怎么了?是不舒服吗?”

“没事,可能是着凉了,有点恶心。”

“我给你熬点姜汤,喝下去出点汗就好了。”

“你还懂这个?”

“这是我奶奶的高招。”

没一会,树杰就把熬好的姜汤端过来,对小董说:“趁热喝下去。”

小董接过来喝了一口:“怎么这么甜?”

“我在里面放了一些红糖。”

“看不出来,你还挺会照顾人的。”

树杰感到很得意:“那是必须的。”

春节前夕,村委会准备按照每人六十元发放过年费,贫困户按照每人二百元发给扶贫款。

玉兰问母亲:“过年费我准备发到各个村民小组,由村民小组发到各家各户,你觉得行不行?”

“这样不好,增加一个中间环节,要是出什么差错,容易引发矛盾,好事一定要办好,不要怕麻烦。”

“不是怕麻烦,主要是为了方便大家,避免家家户户都朝我们这里跑。”

“那就委托各小组长承办,先让他们登记造册,报你们审核。发放时,领款人必须签字,最后,要把发放表报给你们保存,避免出差错。”

“好的。”

贫困户除了发给扶贫款外,也发给过年费。欠赵志良的招待费,年前也全部还清,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今年的春节,彩云家是格外的热闹,各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们成群结队来到王家峪,给彩云拜年。有人称赞她是女中豪杰,有人称赞她是女企业家,也有人称她是活菩萨,把她高兴得不知怎么是好。

就连镇上的胡书记和镇长,也带着一些干部过来拜年,这让彩云感到非常激动,胡书记对她说:“你是我们镇第一个靠农业致富的企业家,暴发户,了不起!”

彩云笑了:“谢谢书记的夸奖!”

“扶贫本来是我们政府的事,可我们财力有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次你给我们帮了大忙,我代表镇党委和镇政府对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不用客气,我们的绿色种养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在赚了钱,应该替政府分忧,回馈社会。”

镇长道:“张总觉悟就是高,不但自己致富,而且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让他们不出家门就能赚到钱,为农民发家致富带了一个好头!”

胡书记接着说:“现在,有些村民也想在自家稻田里养甲鱼,我和镇长商量了一下,想请玉强到镇农技站任绿色种养技术顾问,您看怎样?”

“好啊,我们不要报酬,免费为大家服务。”

胡书记又冲着玉强道:“陈总,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希望你的技术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玉强道:“专家不敢当,但很乐意为大家服务。”

这时,农技站的站长走到玉强跟前,握住他的手,道:“感谢陈总的支持!”

“别客气,我们共同努力,推广绿色种养。”

来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人跟彩云提出,希望她能租用他们的土地。特别是陈庄子和高庄子的村民,都主动提出要和彩云继续签订土地租赁协议,但提出租金能不能再涨一点,彩云表示可以考虑。

也有人当面向彩云和玉强请教稻田养甲鱼问题,当他们得知需要一次性投入几万元时,都不再朝下问了。

这次捐钱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完全出乎彩云的意料,这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一个早就在她脑海里盘旋的想法再一次浮现出来。

她问玉强:“今年我们还需要购买甲鱼苗吗?”

玉强道:“不需要,我们自己孵化的甲鱼苗足够用了。”

“我们现在一共有多少甲鱼苗?”

“五十万只左右,其中,六两以上的四万多只,三至五两的二十五万只以上,三两以下的大约有二十万只。”

“三两以下的有点小,我们用三至五两的比较合适,但量不够。”

“我们第一批租的那些稻田围墙还在,我想把六两以上的用在那里,这样就足够了。”

“也行,大基地里面套着一个小基地,实行统一管理,独立运行。”

“三两以下的,可以销售一部分。”

“行,合肥的刘老板说怀远那边养殖户的甲鱼苗都是外购的,我们可以通过他提前取得联系。”

“甲鱼苗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每年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开支了,我想我们的居住条件是不是可以改善一下?”

“可以考虑,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我想把我们的后院整个利用起来,盖三排二层小楼,中间形成两个院子,您看怎么样?”

“现在各家各户基本上都是茅草屋,我们这么做会不会引起大家的嫉妒?”

“嫉妒什么?有本事让他们也这么盖。”

“你这不是废话吗?”

“我说的是心里话,我们是靠拼搏、奋斗赚来的钱,应该理直气壮地去享受生活,让大家都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这话没错,但也不能讲排场、摆阔气,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丢。”

“我们打拼了这么多年,拼死拼活的干,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永远都住茅草屋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