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李白二人的兰芳(2/2)
特别是东番过来的一批军阀将领,他们可以说富得流油,他们在兰芳购买了大量种植园、房子,在兰芳的大肆消费,给兰芳邦国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
李德邻想要发展兰芳,暂时离不开其他势力的支持,兰芳邦国对于新桂系来说还是太大了。
兰芳的面积足足有30万平方公里,人口更是达到370万多人,而华人的人口却只有42万人。
恨的是,这帮人的手里不仅有枪,还有人,而且这些人大多数是从东番移民过来的士兵。
再加上,那些手里拿着美械的华人种植园主和华人矿山主(新华商),这些人已经影响到新桂系对兰芳的统治了。
在东南亚战争结束后,新桂系稳固对兰芳邦国的统治后,李德邻便开始收缴这些武装势力的重武器,而各方势力当时也比较配合,收上来了重武器也不少。
但李德邻很快就发现,这次收缴行动是有多失败,收上来的重武器中,居然有大量已经损坏的三八式步枪,可想而知,这批交上来的武器是有多大的水分。
而且,只要他们想购买武器,还可以很容易买到的,不仅可以在兰芳边上的安不纳群岛(纳土纳群岛)上向南华购买,还可以向鹰酱购买,可以说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即便南华和鹰酱不出售,边上的英国人也会卖给他们的,就李德邻所知道的,英国人在古晋的港口仓库堆满了武器,至于这些武器卖给谁,都不用猜。
不过相应的,新华商和军阀势力的壮大,也替他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在第一次和印尼战斗的时候,为了团结一切反对印尼的力量,他给了当地土著势力大量援助,包括但不限于武器、药品、弹药等等,导致战争结束后,土著势力有些尾大不掉了。
在新华商和军阀势力来到兰芳后,李德邻他便把靠近土著势力的土地卖给他们。
三年时间下来,兰芳原来的统治基础,就是那些土邦头目已经被清洗了一遍,就算有一些人逃了出来,也没有了过往的实力,现在兰芳的内陆已经事实上掌握在新华商和军阀势力的手里。
这样的结果也导致李德邻对新华商和军阀势力有些无可奈何,最后他不得不和那帮子拿枪的新华商和军阀势力进行合作,承认他们的地位,给他们一个官名,让他们负责征税,充当包税人的角色,一起压榨中下层的土著。
一边则想办法引进新移民,减少兰芳桂系核心统治区的土著,让各民族的人口趋于平衡,这样才能让新桂系的江山稳固。
另一边则是武装拥护新桂系统治的南越人和高棉人,让他们负责新桂系核心统治区和土著势力、新华商、军阀势力的边境地带。
同时,李德邻效仿英国人的做法,故意制造南越人、高棉人和当地土著的矛盾,又让新华商和军阀势力制衡南越人和高棉人的势力,让南越和高棉势力不至于太过庞大,脱离新桂系的掌控。
虽然其他势力也知道自已被李德邻算计,但是他们几个势力之间经常因为税收和地盘的问题,时不时会发生一些冲突,根本没有合作反抗新桂系的可能。
这也不奇怪,当地土著的精英被新华商和军阀部队杀得太狠了,损失惨重,年轻一代威望不够,人口最为庞大的土著变成了一盘散沙。
而老华商则是不敢反抗,他们已经被荷兰人驯服了,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核心利益不被侵犯,他们就不会反抗。
至于核心利益遭到损失,他们估计也不敢反抗,不然荷兰人怎么敢多次组织排华运动。
新华商虽然有些实力,但是在得不到南华支持的情况下,也不敢随意反对新桂系的统治。
在新桂系的统治下,新华商在充当了新桂系包税人的角色,获得了足够的利益,他们也不在闹腾了。
至于军阀势力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他们来自各个派系,本就互相不对付,要不是阎老西出现,他们根本不会联合在一起。
“德公,听说最近兰芳的旧华商和新华商不断爆发冲突?”
“是啊!”
“最近这段时间,新华商和旧华商经常会因为手底下的华人发生冲突。”
“大战在即,也不知道安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