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军火生意?(2/2)
负责绘图的情报参谋立刻计算,随即在透明板上对应位置画出一条延伸的线段,并在末端标注上时间和高度。
另一块板上,则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示着推测的鬼子机群可能航线。
整个指挥部里,除了无线电的静电噪音和通讯兵的报告声,便是蜡笔在玻璃上划过的细微嘶嘶声,显得紧张而高效。
李司令看着这前所未见的指挥方式,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低声赞叹:
“妙啊,如此一来,敌我空中态势,一目了然。
方军长,你这套办法,可是比我们在地上拿着地图干着急,要强出百倍了。”
他走近几步,仔细观察着透明板上那些不断变化的线条,仿佛在欣赏一件精妙的艺术品。
然而,在方默眼中,这套他借鉴了40年代汉斯空军早期空战指挥模式建立起来的系统,实在是简陋得可以。
二战前期可没有电子屏幕、雷达、卫星这些好东西。
敌人的飞机在哪里,我们的飞机飞到了哪里,这对当时各列强的空军都是一个挑战。
即便他参考了汉斯人的成功经验,但所有的信息都依赖飞行员的目视报告和估算,再由地面的参谋进行手工作业式的标绘。
其误差之大,可能相差几十公里都是常事。
这简直就像是蒙着眼睛和人打架,全靠经验和运气。
“司令过誉了,迫不得已的土办法而已,误差太大。”
方默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就在这时,一名情报参谋拿着刚收到的电文,快步走到方默面前:
“军座,根据观察哨最新情报和航向推测,鬼子机群越过黄河后,持续向南偏西方向飞行。
其后续航线,极有可能经过峄县或枣庄空域,最终目标很可能是轰炸临城一带的铁路枢纽和物资囤积点。”
他指着透明板上用虚线标示出的两条推测航线:
“A线,经峄县直扑临城,航程较短;B线,绕经枣庄再转向临城,航程稍长,但可能更具欺骗性。
我们判断,鬼子走A线的概率较大。”
方默盯着地图,峄县、枣庄、临城……这一带是津浦路北段的关键节点,也是后勤运输的生命线。
鬼子选择这里作为轰炸目标,意图十分明显。
他略一沉吟,果断下令:“既然判断A线概率大,那就命令鹰群一号分队,前出至峄县以西空域,建立巡逻区,进行拦截。”
“是。”
命令通过大功率电台,迅速传达至BF-109机群。
看着参谋们忙碌地更新着透明板上的态势,方默心中暗叹:
希望飞行员们的眼睛够尖,运气够好。
然而,战场上的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
大约半小时后,坏消息传来。
通讯兵急促地报告:“军座,临城守备部队急电,鬼子机群约三十余架,刚刚空袭了临城火车站及周边铁路线,投下了大量炸弹,我方损失情况正在统计。”
指挥部内的气氛瞬间一凝。
李司令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看向方默。
方默脸色不变,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他冷静地问道:“鹰群一号的位置?”
“鹰群一号分队仍在峄县空域巡逻,未发现敌机。”
“果然扑空了……”方默低声说了一句,“鬼子轰炸得手,必然返航。
通知鹰群一号,放弃原巡逻区,立刻向东北方向,前出至泗水、曲阜一带空域,建立新的拦截线。”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条弧线:
“他们来的时候我们没拦住,那就堵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返航路线相对固定,正是最好的靶子。”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