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技术之魂与备用航线(1/2)
翌日,天空依旧阴沉,但昨夜那细碎的冰粒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冷雨,敲打着窗户,带来一种黏稠的寒意。
龙胆草按照计划,通过正式的商务渠道,向维京盾CTO汉斯发出了单独会晤的邀请,理由是关于“五彩綾鏡”透明度增强模块的一些“更深层次的技术理念探讨”。出乎他意料的是,汉斯几乎是在收到邀请后的半小时内就给予了肯定的回复,并将会晤地点定在了一家以安静和隐私著称的、位于大学城附近的咖啡馆。
这迅速而直接的回应,让龙胆草心中升起一丝希望。或许,这位沉默的技术官,内心也早已对僵持的谈判感到厌倦,或者在寻求一个能够纯粹讨论技术的机会。
下午三点,龙胆草准时抵达咖啡馆。这里与他平日出入的豪华酒店或写字楼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和旧书的纸张气息,顾客大多是附近大学的学生和教授,氛围轻松而学术。
汉斯已经在一个靠窗的角落位置等候。他今天没有穿严肃的西装,而是一件灰色的羊绒衫,让他看起来少了几分距离感。他面前放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是“五彩綾鏡”架构图的某个局部。
“龙先生,很准时。”汉斯起身,与龙胆草握了握手,他的手干燥而有力。
“汉斯先生,感谢您拨冗。”龙胆草在他对面坐下,点了一杯黑咖啡。
没有寒暄,汉斯直接切入主题,指着屏幕上的一个模块:“龙先生,你们提出的‘透明度增强模块’,理念很超前。但我不明白,为什么选择用这种动态混淆技术来保护核心算法逻辑?这虽然增加了逆向工程的难度,但也牺牲了一定的运行效率。在我们这里,效率和数据处理的流畅性,是用户非常看重的。”
果然是个技术痴。龙胆草心中一定,他不怕对方问得深,就怕对方不感兴趣。
“汉斯先生,您的问题非常专业。”龙胆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这涉及到我们对‘透明度’与‘隐私’平衡点的理解。我们认为,绝对的透明意味着绝对的脆弱。就像一栋玻璃房子,虽然里面的一切一目了然,但也失去了所有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他拿起桌上的糖罐和奶盅,简单比划着:“我们的‘透明度’,是让用户清楚知道他们的数据‘去哪里’(存储位置)、‘做什么用’(处理目的)、‘谁看过’(访问记录),就像告诉客人这栋房子有几个房间,每个房间是做什么的,有哪些人拥有钥匙。但具体每个房间内部是如何装修、如何运作的(核心算法逻辑),这属于我们的知识产权,也是保护用户数据不被恶意利用的最后一道屏障。动态混淆技术,就是给这些‘房间内部’加上一层可变的光学迷彩,让窥探者无法轻易摸清内部结构,但它并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房间’(享受服务)。”
汉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调出另一份文档:“那么,关于欧盟D-gPR第22条,关于自动化个人决策(包括画像)的权利,你们的模块如何确保用户拥有有效的异议和人工干预渠道?仅仅一个‘一键质疑’按钮,背后的响应机制和权责界定是否清晰?”
这个问题更加具体,直指合规的核心难点。龙胆草不慌不忙,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加密的平板电脑,调出之前与姚浮萍、林晚等人反复推演制定的详细流程设计图。
“请看,汉斯先生。我们的‘一键质疑’并非一个简单的投诉入口,它连接的是一个多层级的响应体系。”龙胆草指着图表解释,“用户触发后,系统会首先进行自动化初步筛查和分类。对于简单疑问,由AI助手直接解答并记录;对于涉及算法决策的质疑,会立即冻结相关数据处理流程,并优先转接到我们与本地合作的、经过认证的人工审核团队——请注意,这个团队将设在欧盟境内,受本地法律管辖。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份包含质疑点、相关数据快照、算法决策依据(脱敏后)的报告,供用户下载,并可选择同步发送至指定的监管机构备案。整个响应过程有时间限制,并且全程留痕,确保权责清晰,避免推诿。”
他顿了顿,看着汉斯越来越亮的眼睛,补充道:“我们甚至考虑引入基于区块链的存证技术,为每一次质疑和响应建立不可篡改的时间戳记录。这不仅仅是满足法规要求,更是为了建立……信任的技术基石。”
“信任的技术基石……”汉斯低声重复了一遍这句话,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从屏幕移开,看向窗外淅沥的雨幕,沉默了片刻。
龙胆草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喝着咖啡,等待着他的思考。
过了一会儿,汉斯转过头,眼神复杂地看着龙胆草:“龙先生,你们考虑得很周全,甚至比我们本地一些公司想得更远。不瞒你说,奥莱收到的来自冰川网络的方案,在‘合规’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标准’,甚至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他们聘请了最好的律师团队。但是……”他摇了摇头,“他们的方案里,缺少了像你们这样的……‘灵魂’。那更像是一份冰冷的法律文书,而不是一个真正想要保护用户、与用户共建信任的产品。”
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愤懑:“奥莱被对方承诺的短期市场回报和某些……‘背景资源’所打动。董事会里也有不少人倾向于选择更‘安全’、更‘本地’的合作伙伴。他们认为,选择你们,风险太高。”
龙胆草心中了然,陈会长的猜测被证实了。他放下咖啡杯,目光坦诚地看着汉斯:“汉斯先生,我理解商业决策的复杂性。但我想请问,维京盾追求的,是短期的‘安全’和利益,还是长久的竞争力和用户信任?数据隐私和保护,在未来绝不会只是一个合规项目,它将是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线。”
他语气坚定:“‘五彩綾鏡’或许不是最‘标准’的答案,但它试图回答的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数字时代,我们如何在不牺牲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这条路很难,需要像您这样真正懂技术、有远见的同行者。如果维京盾因为眼前的顾虑而放弃参与定义未来的机会,我会感到非常遗憾。”
龙胆草的话,没有咄咄逼人,而是充满了技术人的共鸣和对未来的信念。
汉斯深深地看着龙胆草,似乎在评估他话语中的真诚与分量。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龙先生,你说动我了。从技术角度看,‘五彩綾鏡’的理念和实现,确实更吸引我。我会尽力去说服奥莱和董事会里的技术派,但……我不能保证结果。奥莱承受的压力,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大。”
“我明白。无论如何,感谢您愿意为我们发声。”龙胆草真诚地道谢。他知道,这已经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局面。
---
就在龙胆草与汉斯进行关键性技术会谈的同时,曹辛夷也在马不停蹄地行动。
凭借陈会长的引荐,她在一个上午之内,连续会晤了两家本地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一家是专注于数据安全加密技术的“北欧锁钥”公司,规模不大,但在特定领域技术积累深厚;另一家则是新兴的、主打“伦理科技”概念的平台“明镜”,用户基数虽然无法与维京盾相比,但社区活跃度高,用户黏性强,且理念上与“五彩綾鏡”有诸多契合之处。
与这两家的会谈,气氛要比与维京盾轻松许多。对方对龙胆科技和“五彩綾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赞赏其在隐私保护与透明度上的创新尝试。虽然他们也提出了各自的技术整合挑战和市场合作细节问题,但整体基调是开放和积极的。
“曹女士,我们非常认同龙胆科技的理念。”“明镜”的创始人,一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女性CEO艾米莉亚表示,“现在的用户越来越聪明,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服务,而是希望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数据。‘五彩綾鏡’的透明度模块,如果能与我们的社区治理模式结合,可能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