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五彩绫镜 > 第235章余波与基石

第235章余波与基石(2/2)

目录

“比如,与其让用户选择‘是否允许后台数据加密’,不如换成‘是否开启隐私保护伞’,并用图标清晰展示开启和关闭的状态。”林晚解释道,“安全不能以牺牲易用性为代价,尤其是对特定用户群体。”

她的建议得到了法务和用户体验研究员的一致认同。姚浮萍团队的产品经理虽然对“隐私保护伞”这个略带“幼稚”的称谓有些犹豫,但在听取了林晚关于用户认知和心理接受度的分析后,也表示了可以考虑。

会议结束时,那位产品经理特意对林晚说:“林工,您从用户角度提的建议很接地气,对我们启发很大。以后这方面要多向您请教。”

“互相学习。”林晚微笑着回应。

她感觉到,一种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她不再仅仅是被审视、被宽容的“前间谍”,而是逐渐被视作一个在特定领域(数据安全沟通与用户认知)拥有专业价值的同事。这种价值的认可,并非来自于权力或核心技术的掌控,而是源于她独特的经历、跨界的视角,以及沉下心来做的那些“不起眼”的工作。

就像海外之行的沟通,她并非技术方案的制定者,却是技术价值与安全理念的传递者,是连接技术与市场、公司与外部信任的桥梁。而现在,在公司内部,她也正在成为连接不同部门、不同视角的一座小小的“桥梁”。

这或许,就是她在当前阶段,最能发挥光热的位置。不是回到漩涡中心,而是作为一块稳固的、不可或缺的基石,支撑起更庞大结构的某个角落。

下班时,在电梯里遇到了行色匆匆的姚浮萍。两人目光短暂相接。

“回来了?”姚浮萍率先开口,语气不算热络,但已没有了最初的敌意。

“嗯。”林晚点头。

“那个老年APP的提议,有点意思。”姚浮萍说完这句,电梯门打开,她便大步走了出去,留下一个干脆利落的背影。

林晚看着她的背影,微微笑了笑。姚浮萍的认可,从来都是这么直接而吝啬。

走出公司大楼,寒冷的夜风扑面而来。林晚裹紧了大衣,抬头望了望办公楼里依旧亮着的零星灯光。那里有还在奋战的姚浮萍团队,有运筹帷幄的龙胆草,或许还有在整理海外项目后续的曹辛夷。

他们依旧在舞台的中央,引领着公司的方向。

而她自己,则走在回家的路上,脚步平稳而踏实。

她不再去纠结自己身处边缘还是中心,也不再为过往的阴影所困。她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价值支点。无论是面向普通市民的科普,还是协助内部项目的沟通,亦或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挑战,她都会以这种沉稳、专业的姿态,继续走下去。

余波终将平息,而基石,只会因为风雨的洗礼,而愈发坚实。

前方的路,灯火阑珊,却也清晰可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