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退役佣兵:开局被红色家族认亲 > 第177章 微服私访:田间地头的“实习生”

第177章 微服私访:田间地头的“实习生”(1/2)

目录

第二天清晨,石城县城还被一层薄雾笼罩着。

县委招待所的餐厅里,其他巡察组成员正和石城县的几位领导一起吃早餐,气氛轻松。

叶铮端着盛满稀饭和咸菜的餐盘,刻意选了靠窗的角落。他一边小口喝着粥,一边暗中观察着餐桌旁那些尽职尽责的石城县干部们。

他们脸上的笑容太过标准,说话的语气太过热情,就连喝粥的动作都仿佛是经过统一培训般的一致。

太过完美的东西,往往最值得怀疑。

他快速吃完早餐,放下碗筷,拎起公文包,悄无声息地从侧门离开了招待所。

十分钟后,石城县汽车站。

这里和县城主干道的整洁形成了鲜明对比。地面坑洼,空气里混杂着汽油和牲畜粪便的味道。几辆破旧的中巴车停在那里,车身上满是泥点。

叶铮走到售票窗口,掏钱买了张去杏花乡的车票。

他今天扮演的,是一个刚从省城下来做乡村振兴调研的年轻干部。

一件朴素的夹克,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再加上那双半旧的登山鞋,活脱脱一个刚从大学出来、被分配到省里机关的实习生形象。

他把公文包牢牢抱在胸前,眼神里带着恰到好处的青涩与忐忑,仿佛生怕自已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他买的不是最便宜的普通票,而是稍贵的快车票。

七点整,中巴车摇摇晃晃地驶出了车站。

车上大多是赶集的农民,带着鸡鸭、背着山货,大声用方言交谈着,完全没把这个独自坐车的年轻人放在眼里。

叶铮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将公文包放在腿上,眼睛望向窗外。

中巴车在坑坑洼洼的乡道上颠簸前行。

随着车辆驶离县城,窗外的景色也在悄然变化。

那些被精心修饰过的样板路、示范田很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真实的、甚至有些破败的乡村景象。

车窗外掠过的大片农田,不少都显得荒芜,杂草丛生。

与县城里那些光鲜亮丽的宣传照片,有着天壤之别。

四十分钟后,中巴车在杏花乡的路口停下。

“到杏花乡的下车了!”司机扯着嗓子喊道,头都没回。

叶铮随着几个农民一起下了车。

他站在路边,看着那条通往乡里的土路,深深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和远处农家飘来的炊烟气息。

还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闷与压抑。

他在路口站了一会儿,观察着来往的行人。

几个扛着锄头的老农从他身边走过,好奇的打量了他一眼,但没人主动搭话。

在这个陌生人突然出现就会被格外注意的小地方,一个省城来的“实习生”,足够引起人们的警惕。

他没有直接去乡政府,而是背着包,沿着田间的小路往村里走去。

路边,几位老农正坐在田埂上休息,抽着旱烟。

叶铮缓步走了过去。

“大爷,跟您打听个路。”他走上前,露出了一个带着歉意的笑容,“我是省里下来做乡村振兴调研的,想找几户人家聊聊。”

老人们互相看了看,眼神里带着明显的疏离和警惕。

其中一个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岁月痕迹的老农瞥了他一眼,用浓重的乡音问道:“你找哪家?”

“随便哪家都行。”叶铮的语气很真诚,“主要是想了解了解咱们这儿农业生产的情况,看看有什么困难没有。”

那老农沉默了片刻,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排平房,“那一片都住着人,你自已去问吧。”

叶铮没有气馁,反而蹲了下来,从兜里掏出了烟盒,递了过去。

“大爷,抽根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