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实验室报告:触目惊心的造假(1/2)
清源镇的巡察工作,进入了第三天,表面上一片和谐,完美得有些不真实。
巡察组的专家们还是老样子,每天听着包装好的汇报,看着光鲜的宣传材料,一个劲地夸清源镇发展快、模式新。
没人注意到,那个总抱着文件、默默跟在队尾的实习生小叶,已经两天没露面了。
他请了病假,说是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一个人虚弱的躺在招待所房间里休息。
巡察组组长钱振国只是淡淡的批准了,并没多问。
而此时,这个号称上吐下泻的实习生,正坐在房间窗边的黑暗里。他面前放着一台高度加密的战术电脑。
电脑屏幕一片漆黑,只有一个高密级军用通讯渠道的图标,在安静的闪烁。
叶铮在等。
等一份能戳穿这场骗局的证据。
他在等那份来自国家科学院生物基因研究所的检测报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突然,一声极轻的提示音在安静的房间内响起。
来了。
叶铮眼神一凝,立刻点开那个图标。
一份标记着绝密字样的文件,无声的出现在屏幕上。
文件的标题简单而冰冷。
《关于临州市清源镇蓝海生物相关样本的分析报告》
叶铮的目光直接跳过前面的数据图谱,落在了报告下方的结论部分。
【一、关于水样样本的分析结论:】
【该水样经高精度光谱分析,其硝酸盐、磷酸盐、活性硅酸盐等关键营养盐含量,均处于极度贫瘠状态,远低于正常近海海水标准。水体中有机质含量趋近于零,浮游生物种群密度极低。】
【结论:该水样环境,不具备任何进行大规模、高密度商业化养殖的价值。其生物承载力,甚至低于未经任何开发的普通近海海域。任何在此环境下进行所谓海洋牧场项目的行为,均违背基本海洋生态学常识。】
看到这里,叶铮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假的。
那片看起来壮观的海洋牧场,那个号称年产值五十亿的项目,从根子上就是假的。
他继续往下看。
【二、关于生物样本(鱼苗)的分析结论:】
【该生物样本,经线粒体DNA测序及全基因组比对,其遗传特征与申报材料中所述的HR-3型超级石斑鱼没有任何关联。】
【其基因序列与数据库中的普通大黄鱼苗种,相似度高达99.99%。该品种市场批发价约为每尾零点三元至零点五元,属于最低廉的普通经济鱼种。】
【结论:所谓高新苗种,纯属虚构。】
当最后一行字出现在眼前,叶铮知道,这个用谎言堆砌的百亿项目,完了。
科学,是不会说谎的。
这份来自国家顶级科研机构的报告,彻底揭穿了蓝海生物的骗局,把背后肮脏的真相暴露了出来。
高科技的海洋牧场,用的是最贫瘠、连鱼都养不活的死水。
耗费巨资引进的超级苗种,竟然是菜市场里最不值钱的普通鱼苗。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
蓝海生物的核心项目,从头到尾就是一场骗局。
他们用一个虚构的高科技概念,一个完美的商业故事,再配上那片看起来规模宏大的道具网箱,就轻而易举的,从国家手里,骗走了数以亿计的财政补贴。
而且,这可能还不是全部。
叶铮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莫雨传来的那些关于境外洗钱网络的信息。
骗取补贴,或许只是他们计划的第一步。
真正的目的,是利用这个看似合法的项目,将境外的黑钱洗白,再悄悄转移出去。
想到这里,叶铮眼中寒光一闪。
他关掉报告,拿起另一部手机,拨通了巡察组组长钱振国的加密电话。
……
深夜,招待所,钱振国的房间。
这位在纪检战线上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将,正戴着老花镜,就着台灯,仔细研究着清源镇那份完美的财政报告,眉头紧锁。
报告上的每一个数字,都对得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