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退役佣兵:开局被红色家族认亲 > 第194章 雅贿迷局:书画里的天价交易

第194章 雅贿迷局:书画里的天价交易(1/2)

目录

几天后,金州。

金州是座古城,城里的文玩字画市场,据说是中西部最大的。

春末的午后,阳光正好。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灰色夹克的年轻人,独自走在金州最有名的古玩街——文昌巷。他看起来有些书呆子气。

年轻人走的不快,路过画廊或裱框店,总会停下脚,仔细看橱窗里的作品。

他就是叶铮。

他盯上了春雨基金,但没有马上动手。

莫雨的数据已经指出了基金会利用虚假采购,把捐款转进私人腰包的手段。但叶铮明白,这只是下游操作。

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找到源头。

数据分析里,有个极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叶铮的注意。

过去几年,春雨基金收到了大量来自本地企业的实物捐赠,而且巧合的吓人——全是当代书画。这些书画的估值,高得吓人。

一条看起来文雅的线索,背后可能藏着肮脏的交易。

所以,叶铮来了。

他的新身份,是一个文化研究机构的青年学者,叶研究员,被派来金州调研当代书画市场。一个没什么分量,但可以正大光明接触圈内任何人的身份。

“小伙子,看上哪幅了?进来瞧瞧?”

一家叫翰墨斋的画廊老板,看叶铮在门口站了半天,热情的招呼他。

“老板您好,我就是随便看看。”叶铮扶了扶眼镜,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走了进去。

画廊不大,墙上挂满了山水花鸟。

叶铮的目光扫过一幅幅画,最后停在正对门口的《松鹤延年图》上。

画的功底可以,松针挺拔,仙鹤也生动。

“老板,这幅画……是哪位老师的作品?”叶铮指着画问。

“哎哟,小兄弟你好眼力啊!”老板立刻眉开眼笑的走过来,“这可是我们河阳省书画界的泰斗,王维之王大师的得意之作!王大师现在是省书画协会的名誉会长,他的字画可贵了!”

叶铮点点头,又问:“那这幅画……什么价?”

老板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十万?”叶铮装着很惊讶的问道。

老板摇摇头,脸上带着点神秘的自豪:“小兄弟,格局小了。是五百万。”

五百万!

叶铮就算早有准备,听到这个数,眼角还是忍不住跳了一下。

一幅当代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上敢标价五百万,这已经不是艺术品交易,而是疯了。

“这么贵?”叶铮的脸上,刚好露出了一个普通工薪族该有的震惊。

“贵?小兄弟,这你就不懂了。”老板一副给你指点迷津的样子,“王大师的画,现在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这叫硬通货!你看啊,上个月,就在春雨基金办的慈善拍卖会上,本地龙头企业宏远建设的张总,就花了一千二百万,拍下了王大师的一幅《迎客松》!”

“一千二百万?”叶铮的瞳孔缩了一下,“那……那笔钱,是直接给王大师吗?”

“当然不是!”老板笑了,“钱是捐给春雨基金的!宏远建设既做了慈善,赚了个好名声,又能抵税,还能跟王大师交个朋友,一举三得!这叫水平!”

叶铮心里明白了,他脑中那张利益网,因为老板这几句话,更清楚了。

他又在画廊里转了一圈,目光落到角落一幅同样是山水,但笔力更老辣的作品上。

“老板,这幅呢?”

老板瞥了一眼,没太大兴趣的摆摆手:“哦,那个啊,那是郭正祥郭老的画,不值钱。你要是诚心想要,三千块拿走。”

从五百万到三千块。

这巨大的反差,让叶铮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他要找的人,或许就是这个郭正祥。

……

两天后,金州市郊区,一栋破旧的居民楼里。

叶铮提着一瓶二锅头和两斤熟牛肉,敲开了一扇门。

开门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身上还沾着墨点,看着有些邋遢。

正是翰墨斋老板嘴里那个画不值钱的郭正祥。

“你找谁?”郭老看着眼前的陌生年轻人,眼神里带着警惕。

“郭老您好。”叶铮又戴上他那副人畜无害的学者面具,恭敬的鞠了一躬,“我叫叶铮,是文化部下属机构的研究员。这次来金州,是专门为了调研当代书画艺术的。我……我特别崇拜您的画,所以冒昧上门拜访。”

说着,他把手里的酒和肉递了上去。

“我没什么好东西,就带了点下酒菜,想……想听您聊聊您对山水画的见解。”

郭正祥愣住了。

他打量着叶铮,看他眼神挺诚恳,又看了看他手里实在的二锅头和熟牛肉,脸上的警惕慢慢变成了一丝自嘲的苦笑。

这些年,来找他的人,要么是想捡漏的,要么是拿他当反面教材教育学生的。像这样,真的提着酒肉,说要跟他聊艺术的年轻人,他已经十几年没见过了。

“进来吧。”他侧过身,让出一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