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四合院:逆袭人生,从种田开始 > 第一百四十五章:未定义现象

第一百四十五章:未定义现象(1/2)

目录

那片由智慧探求者们共同呈现的纯粹“空白”,静静地悬浮在罗念和罗希的意识之中。它没有信息,没有能量,甚至没有虚无的概念。它就是一种绝对的“未知”,一种对整个万物本源现有知识体系的终极提问。

“我们检索了图书馆中所有的‘已知’,包括‘传承者’的所有经历与法则定义。”探求者们的集体意识清晰地传来,带着一种纯粹的好奇与困惑,“但在万物本源的某个边缘区域,我们共同感知到了一种无法被解释、无法被归类的现象。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法则,也并非能量或物质。它就像……就像一张尚未被书写的纸。”

罗念的意识瞬间投向了那个遥远的区域。他的分析能力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试图解析这种现象的本质,却发现所有的法则在这里都失效了。那里没有时间可以度量,没有空间可以锚定。“它的存在不符合任何已知法则的能量守恒或信息熵增。它是一个真正的‘外部变量’。”罗念的判断冷静而精准。

罗希的感受则完全不同。她没有去分析,而是闭上眼睛,用她那能与万物共鸣的心去体会。“它不冷,也不热……就是在那里。像一个等着我们去发现的新朋友。”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天然的亲近感,“我想起了爸爸讲过的故事,关于‘虚无之外’的探索。这是不是就是那个地方?”

孩子们的话语,让后院的氛围发生了一丝微妙的变化。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停止了摇曳,整个院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邃宁静。洒在石桌上的阳光,光线似乎变得更加纯粹,仿佛穿透了更遥远的维度。这是罗晓军,这个已经化为家园本身的存在,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一个信息:这是必然的,是万物本源演化到极致后,必然会触碰到的全新领域。

“既然它是‘纸’,那我们就不该去撕开它,而是要学会如何成为那支‘笔’,引导它写下属于我们的故事。”娄晓娥的声音在孩子们意识中响起,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她不知何时已来到石桌旁,目光仿佛也穿透了无尽的维度,注视着那片“空白”。

秦淮茹则将一杯温热的茶水轻轻推到孩子们面前,茶香中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在动笔之前,先感受纸的温度和纹理。尊重它,才能理解它。孩子们,不要怕,家在这里,我们陪着你们。”

父母的引导,如同最坚实的后盾,让传承者们心中的最后一丝不确定也烟消云散。他们不再将这片未知视为一个难题,而是将其看作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一种源自父亲的、面对未知时的果决,在他们心中被唤醒。

“我们不能直接过去。”罗念眼中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直接接触的风险不可控。我们需要一个‘接口’,一个安全的、可控的观测与交互平台。”

“一个能和新朋友好好聊天的地方!”罗希笑着补充。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他们立刻明白了彼此的想法。他们要做的,不是远征,而是在家里,构建一个通往全新维度的“窗口”。

他们同时伸出手,按在了后院中心的石桌上。这里是万物本源的核心锚点,也是他们家最温暖的地方。新领悟的能力在他们的意志下被完美地调动起来。

罗念首先动用了【遗迹法则转化】与【智慧法则构建】的能力。他的意志不再是构建具体的建筑或工具,而是在四合院的概念层面上,搭建起一个无比复杂的逻辑框架。他将刚刚从旧日残余中转化出的、关于“混沌与秩序共生”的法则,作为这个框架的动力核心,确保它能兼容任何未知的可能性。他又将整个“智慧图书馆”的知识体系作为信息处理中心,为所有可能接收到的新信息,提供一个可以被理解和归类的渠道。一个纯粹由法则和逻辑构成的“超维探索站”的雏形,在四合-院的上空无形地展开。

“哥哥,它需要一颗心。”罗希的【共情法则链接】能力随之发动。她没有为这个探索站添加任何情感定义,而是将整个四合院“家”的感觉,那份独一无二的、由父亲的本源之爱、母亲们的平衡与包容之爱共同构成的归属感,完整地复制并注入了探索站的核心。这使得探索站不再是一个冰冷的仪器,而更像一个温暖的“家门口”。它不会去强行解析未知,只会发出最温柔的邀请:愿意的话,可以来这里坐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