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四合院:逆袭人生,从种田开始 > 第一百五十四章:创造与规范的平衡

第一百五十四章:创造与规范的平衡(1/2)

目录

它在害怕。

害怕自己的与众不同,会打破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

害怕自己的绽放,会引来不解与摧折。

在罗念的感知中,那颗明亮的“创造力种子”被一层厚厚的灰色法则包裹着。

那些法则是“循规蹈矩”“枪打出头鸟”“安分守己”。

它们像沉重的棉被,死死地压制着那颗种子,让它不敢发芽。

“哥哥,它想出来,但是又不敢。”罗希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同情,“它被关在小黑屋里,好可怜。”

四合院里,兄妹二人坐在石桌旁,意识却在那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徘徊。

“它的存在,与周围的社会法则产生了排异反应。”罗念冷静地分析,“想要释放它,最直接的办法是为它构建一个独立的‘创造力特区’,屏蔽掉外部的压制。”

“那不就等于把它从一个小黑屋换到了一个大一点的小黑屋吗?”罗希立刻反驳,“它还是孤单的。”

就在这时,娄晓娥端着一杯茶走了过来,她的目光仿佛也看到了那颗挣扎的种子。

“小念的想法是工程师的思路,高效,但缺少温度。”她的声音理智而温和,“创造力不是洪水猛兽,不能总圈养起来。但它也不是温顺的绵羊,放出去就不管了。”

她将茶杯放在桌上,继续说道:“没有河道的洪水只会带来灾难。可如果把河道修成了死水渠,那水也就没了活力。你们要做的,是给这股潜在的洪水,挖一条既能灌溉田地,又能让大家欣赏风景的河。这叫可持续的创新。”

娄晓娥的话,让罗念陷入了沉思。

秦淮茹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她手里拿着针线笸箩,坐到了罗希身边。

“你晓娥妈妈说得对。”她一边整理着手里的毛线,一边用她特有的温柔语调说,“好东西不能硬塞给人家。你突然让一个人变得跟周围所有人都格格不入,那不是帮他,是害他。”

“那我们该怎么办呀?”罗希有些着急。

“得想个法子,让大家觉得,这是他们自己想要的,是咱们大伙儿一块儿的好事。”秦淮茹的嘴角带着一丝了然的微笑,“就像做件新衣裳,你得先量好尺寸,用大家熟悉的布料,人家才穿得舒坦。你得给这颗种子,找一个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舞台。”

母亲们的话,如同两把钥匙,打开了两扇不同的门,却通向同一个方向。

孩子们明白了。

他们要做的,不是一次技术性的“法则干预”,而是一场社会层面的“温情引导”。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一种全新的默契在他们心中成型。

他们调动了【外部和谐渗透】的能力,意志如同一缕看不见的春风,悄悄吹进了那栋居民楼所在的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的张主任,一个五十来岁,总想着做出点成绩的中年干部,正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堆文件发愁。

忽然,他脑子里灵光一闪。

“对啊!”他一拍大腿,“上级不是一直号召咱们要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现我们新社会的新面貌嘛!”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在他脑子里疯狂生长。

他越想越觉得这是个绝妙的主意。

“我提议,咱们就在咱们这条街,搞一个‘社区文化艺术节’!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写字的写字,画画的画画,唱歌的唱歌!这不比天天开那些老掉牙的动员会有意思多了?”

在第二天的街道工作会议上,张主任慷慨激昂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提议出乎意料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谁不想自己的生活里多点乐子呢?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社区。

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整个社区的法则网络都泛起了兴奋的涟漪。

那颗被压抑的“创造力种子”的主人,是一个叫孙小芳的年轻姑娘。

她刚从技校毕业,在一家纺织厂当描图工,平时沉默寡言,最大的爱好就是自己偷偷在纸上画画。

当她听到“社区文化艺术节”的消息时,那颗被压抑已久的种子,剧烈地跳动了一下。

她渴望,但又胆怯。

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罗希的意志,化作一道最温柔的鼓励,轻轻地触碰了她一下。

她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她画的第一张画,被妈妈贴在墙上时,妈妈脸上那骄傲的笑容。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孙小芳鼓起勇气,找到了张主任。

“张…张主任,我…我会画画。咱们社区那面空白的墙,我…我能画点东西吗?”她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

“画画?太好了!”张主任大喜过望,“小孙同志,有觉悟!咱们正缺一个能挑大梁的呢!那面墙就交给你了!好好画,画出咱们新时代工人的精气神儿来!”

舞台,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搭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