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历史的收集与安放(2/2)
当最后一片乌云散去,阳光重新洒满院子时,雨停了。
石桌上的几个陶罐,看起来和之前没什么两样。
依旧是那么老旧,那么不起眼,甚至罐口的残破都还在。
但罗念和罗希知道,它们已经脱胎换骨。
陶罐的表面,虽然还是粗糙的,但颜色却变得无比深邃,仿佛蕴含着一片星空。
那些自然的裂纹,也不再是残缺的瑕疵,反而像地图上的河流,充满了古朴的韵味。
罗希好奇地走上前,把自己的小耳朵,轻轻贴在其中一个陶罐冰凉的罐口。
瞬间。
她的耳边响起了一阵风声。
那不是地球上的风,那风声里带着金属的回响和能量流动的嗡鸣。
她还听到了一段悠扬的歌声,曲调奇异,却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
她甚至听到了一声声低语,那是那个文明的智慧者,在探讨关于宇宙与存在的终极奥秘。
“哥哥,我听到了!”
罗希惊喜地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
“它们都在里面。”
罗念也走过去,将耳朵贴在另一个罐子上。
他听到的是一场战争。
是能量光束划破天空的声音,是巨型建筑倒塌的轰鸣,还有一个种族在面对毁灭时,那种不屈的怒吼。
这些陶罐,成了一座座无声的历史博物馆。
是那个早已消逝的古老文明,在这个小小的四合院里,得到了永恒的安放。
娄晓娥和秦淮茹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们看着那几个变得与众不同的陶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娄晓E走到孩子们身边,声音理智而清明。
“虽然它们不是地球的文明,但智慧是相通的。你们可以从这些记忆里,看看它们因为什么而兴盛,又因为什么而消亡。这比任何书本上的知识都更宝贵。”
“再怎么厉害的文明,也得吃饭睡觉,也有喜怒哀乐。”
秦淮茹则蹲下来,温柔地擦去一个罐子上的水珠。
“你看,这个罐子里肯定装着他们开心时候的事,摸上去都是暖和的。那个罐子就有点凉,估计是装着他们伤心的事儿。不管是啥,都是人家过过的日子,咱们得尊重。”
她站起身,看着满院子的阳光,笑着说:“把它们摆在墙根下吧,让它们也多晒晒咱们这儿的太阳,省得老想着以前那些不高兴的事。”
在母亲们的引导下,一项全新的能力,在孩子们的核心中悄然成型。
【记忆法则载体化】。
他们从此可以将任何无形的记忆,固化到有形的日常物品中,进行最安全的保存和传承。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开始搬运这些珍贵的“记忆陶罐”。
“这个最大,里面装的是它们的‘通史’,应该放在最中间!”
罗念抱着那个最大的陶罐,准备把它放在墙根的正中央,他认为这最符合逻辑。
“不对不对!”
罗希却抱过来一个装着“歌声”的小罐子,拦住了他。
“应该把这个装着快乐歌声的放在中间!这样大家一看到,心情就会变好!那个装着战争的大罐子,应该放在最角落里,不开心的事情,就不要老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嘛!”
罗念皱起了眉头,他觉得妹妹的安排毫无逻辑可言。
“历史就是历史,不分好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诞生,到发展,到鼎盛,再到灭亡,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这才是对这个文明最基本的尊重。”
“可是感受比认知更重要呀!”
罗希据理力争。
“我们留下它们,是为了感受不同的生命,而不是为了写一份冰冷的研究报告!把快乐的放在一起,悲伤的放在一起,孤独的放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心情!”
这是兄妹二人第一次,在如何应用法则上,产生了如此明确的分歧。
一个坚持理性的秩序。
一个坚持感性的共情。
两人抱着各自的陶罐,站在院子中央,谁也说服不了谁。
院子里的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这对兄妹的“争执”。
“嘿,你们看,这俩孩子为俩破瓦罐较上劲了。”
许大茂靠在门框上,幸灾乐祸地笑着。
“小孩子嘛,都想要好的。我看那个大的肯定能装更多东西,棒梗要是看见了,也得抢那个大的。”
秦淮茹听见许大茂提到自己儿子,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没吱声,只是紧张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
“哎,这俩孩子,怎么还吵起来了呢。”
三大爷阎埠贵推了推眼镜,心里却在算另一笔账。
“这几个罐子要是拿去卖废品,大的能卖三分钱,小的估计也就一分。为这两分钱的差价,伤了兄妹和气,不值当,不值当啊。”
二大爷刘海中则觉得这是个展现自己领导能力的好机会。
他清了清嗓子,背着手走了过去。
“小念,小希,你们在干什么!兄妹之间要团结友爱,怎么能为了一点小事争吵呢!”
他指着那几个陶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我看,这件事你们两个都别管了!应该由院委会来统一规划!这几个罐子既然是院里的公共财产,它的摆放位置,就关系到咱们院的整体风水和美观!我提议,召开一个全院代表大会,专题讨论这批‘出土文物’的后续安置问题!”
他觉得“出土文物”这个词用得特别有水平。
这场小小的争论,眼看就要在院里各位能人的参与下,演变成一场新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