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风铃的节拍,时间流速(2/2)
他们从此可以根据环境的需求,对局部的时间流速,进行最和谐,最不易察觉的微调。
院子里的气氛,变得前所未有的安详。
娄晓娥和秦淮茹端着两杯刚泡好的热茶,走到了廊下,正好坐在那只风铃的下方。
她们自然也感受到了这份多出来的,偷来的闲暇。
茶杯里的热气,上升的速度都仿佛慢了一丝,在空中盘旋出更好看的形状。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娄晓娥看着两个孩子,声音里带着理性的赞许。“它对每个人都一样,但怎么用它,结果却完全不同。你们现在做的,就是让我们这个家,拥有了比别人更‘厚’的时间。这很好。”
“你晓娥妈妈说得对。”秦淮茹温柔地笑着,抿了一口茶。“这日子啊,有时候就得慢下来品。老是急匆匆地往前赶,再好的滋味也尝不出来。你看现在多好,喝口茶的功夫,都比平时要长一些,这茶水好像也更好喝了。”
她看着孩子们,眼中满是慈爱。
“你们记住,让家人过得舒坦,过得从容,比创造一个世界,更让妈妈觉得高兴。”
一家人享受着这份宁静的下午茶时光。
风铃在他们头顶,发出“叮铃,叮铃”的,缓慢而悦耳的声响。
罗念和罗希闭着眼睛,感受着这份由自己亲手创造的,完美的宁静。
他们的“外部和谐渗透”能力,也在这份宁静中,自然而然地延展了出去,像温柔的湖水,漫过了四合院的围墙。
忽然,罗希的眉头轻轻动了一下。
“哥哥。”
“我感觉到了。”
他们的感知,在离四合院不远的一栋居民楼里,捕捉到了一股很不和谐的波动。
那不是争吵,也不是悲伤。
那是一种纯粹的“混乱”与“阻塞”。
像一团被揉得乱七八糟的毛线,所有的线头都缠在了一起,找不到任何头绪。
他们的意识顺着这股波动深入探寻。
他们“看”到,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正趴在书桌前,对着一本小学的算术本,急得满头大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他的面前,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应用题。
“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另一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请问两个篮子一共有几个苹果?”
在罗念和罗希的法则感知中,这个男孩的脑子里,代表着“5”这个数字的符号,和代表着“3”这个数字的符号,是清晰存在的。
代表着“苹果”这个概念的图像,也是清晰的。
但是,代表着“加法”的那个最基础的“逻辑连接符”,在他的意识里,是断裂的。
他无法将“5”和“3”通过“+”这个符号,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得出“8”这个结果。
他的脑子里,那两个篮子的苹果,就像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
他能看见它们,能数清它们,但就是无法理解“一共有”这个概念。
这种天生的“逻辑障碍”,让他在最简单的学习中,都感到了巨大的痛苦和挫败。
他的妈妈正站在他身后,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你怎么就这么笨啊!五加三等于几!你都数了八百遍了!怎么就是记不住!”
“我…我不知道……”小男孩带着哭腔回答。
“不知道?你就是不想学!你看看隔壁家的王小虎,回回考试都考一百分!你怎么就不能跟他学学!我告诉你,今天你要是算不出来这道题,晚饭就别吃了!”
母亲的责骂,像一把锤子,将那团本就混乱的毛线,砸得更紧,更乱了。
小男孩的“逻辑障碍”,正在演变成更严重的“学习恐惧”。
四合院里,罗希的小脸上,露出了不忍的表情。
“他好可怜。”
“他的妈妈在用错误的方式,伤害他。”
罗念的眼神中,也闪过一丝怜悯。
他知道,这不是靠打骂能解决的问题。
这是一个需要从最底层,进行“法则修复”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