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菜刀的传承(2/2)
娄晓娥则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她在分析傻柱的动作与效率。
罗念和罗希看得目不转睛。
他们从傻柱那充满韵律感的动作中,看到了“匠心”最直观的体现。
那是一种纯粹的投入,一种对技艺的极致追求。
“这……这土豆丝,比机器切的都匀称。”罗希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就是啊,傻柱叔叔平常切得也快,但没这么整齐过。”罗念也有些佩服。
“这就是‘匠心’。”罗晓军看着孩子们,声音温和地解释。
“它不是要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它只是让你把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用全部的爱和专注,做到极致。”
“老铁匠一辈子打铁,傻柱一辈子做菜。”
“他们没有去想怎么用法则创造,他们只是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时间,去打磨,去重复,去做到最好。”
“当他们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到所有人都觉得惊叹的时候,那就是‘匠心’。”
他看着傻柱。
“这把刀,让傻柱的‘匠心’,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他把这土豆切成这样,心里是高兴的,是满足的。”
傻柱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案板上的土豆丝,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嘿,晓军哥说得对!”他咧着嘴笑。
“这刀用着就是顺手,感觉就像我自己的手一样。”
“切出这么漂亮的土豆丝,心里就是舒服!”
孩子们从傻柱的专注和喜悦中,直观地理解了“匠心”的含义。
那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
是将平凡的事情,用爱和专注,做到极致的执着。
罗念的心里,也泛起一丝触动。
他之前总是思考如何利用法则,去构建,去优化,去创造更宏大的东西。
可现在,他看到的是另一种极致。
一种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在平凡中,创造不凡的极致。
这堂关于“匠心”的课,比任何宏大的法则演示,都更让孩子们印象深刻。
它让罗念和罗希明白,法则的力量,并不在于它能创造出多大的奇迹。
更在于它能如何融入生活,让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秦淮茹看着孩子们若有所思的表情,心里也觉得暖洋洋的。
她觉得,有罗晓军在,孩子们总能学到一些不一样的道理。
“妈,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自己的心,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呢?”罗希抬起头,眼神亮晶晶的。
“当然可以啊,我的小棉袄。”秦淮茹温柔地摸了摸女儿的头。
“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罗念也在思考着。
他看着院子中央,那片因为前几天的雨水,显得有些泥泞的地面。
那里有一堆普通的泥土,是之前翻修院子时留下的。
它们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碍眼。
他忽然觉得,那些泥土,也许也可以被赋予某种意义。
也许,他也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一些,充满“匠心”的东西。
他的目光,深邃地落在了那堆普通的泥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