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一团泥巴的可能(2/2)
罗晓军学着儿子的样子,笨拙地揉捏着手里的泥团。
他捏出的东西,比罗念的更可笑。
他想捏一个小碗,结果捏成了一个奇怪的,像草帽一样的扁片。
他又试了一次,想捏一个小人,结果捏成了一个四肢都分不清的,古怪的泥团。
他的手上,脸上,也很快沾满了泥点,看起来有些狼狈。
院子里看热闹的人都愣住了。
许大茂张大了嘴,觉得这爷俩都疯了。
二大爷那套官话也说不下去了,他不知道该怎么批评一个陪着儿子玩泥巴的父亲。
罗念看着父亲手里那个比自己的“作品”还要丑的泥团,看着父亲脸上那专注又有些无奈的表情,心里的那股烦躁和挫败,忽然就烟消云散了。
罗晓军放下手里的泥团,笑着对儿子说。
“你看,用手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这样的。”
“它会留下你手指的痕迹,记录你每一次的笨拙和努力。”
“这才是它最宝贵的地方。”
他没有用法则去修复,也没有去指点。
他只是拿起罗念捏的那个丑陋的“茶杯”,放在手心里,仔细地端详着。
那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失败的作品,倒像是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
然后,他站起身,郑重地,小心翼翼地,把这个丑陋的泥杯,放在了窗台上,让它对着太阳晾干。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杯子,我很喜欢。”
罗晓军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院里每个人的耳朵里。
罗念愣住了。
他看着那个被父亲珍而重之摆在窗台上的泥杯,看着它在阳光下投下的,歪歪扭扭的影子。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喜悦,像是温暖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
那种被理解,被珍视的感觉,比创造一个完美的星系,更让他感到满足和幸福。
他忽然明白了。
创造的意义,不在于结果的完美。
而在于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次投入,每一次笨拙的尝试,和那些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印记。
这才是匠心的另一种形态。
是属于生活的,不完美的完美。
院子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
那些原本准备看笑话,准备批评教育的人,都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看着那对弄得满身是泥的父子,看着那个被当成宝贝一样供在窗台上的泥疙瘩,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秦淮茹和娄晓娥站在廊下,相视一笑。
她们的眼里,满是温柔和骄傲。
傍晚时分,那个丑陋的泥杯,在阳光和微风的吹拂下,已经晾干了。
它变得坚硬,颜色也从深褐色变成了浅浅的土黄色。
上面的指印,更加清晰了。
秦淮茹做完晚饭,收拾好厨房,走到了窗台前。
她看着那个小小的,丑丑的杯子,没有嫌弃,也没有把它当成没用的东西扔掉。
她想了想,转身回屋,从一个角落里,找出了之前娄晓娥买回来的一盆小小的植物。
那植物的叶片肥肥厚厚的,像一块块小小的碧玉,是一种叫多肉的稀罕玩意儿。
秦淮茹小心地,把那株小小的多肉植物,连带着根部的泥土,一起移栽进了罗念捏的那个泥杯里。
不大不小,刚刚好。
她把这个奇特的组合,重新摆回了窗台上。
土黄色的,带着笨拙指印的丑陋泥杯,和那株绿油油的,充满了生命力的多肉植物。
这个奇特的组合,在黄昏柔和的光线下,竟然显得格外和谐,格外好看。
它成了这个四合院里,一道全新的,独一无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