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旧旗袍上的新绣(1/2)
娄晓娥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藏不住的惋惜,那是一种对自己珍爱之物有了瑕疵的遗憾。
秦淮茹一听,连忙放下手里的碗,凑了过来。
“哎呀,那多可惜啊!那么好的料子,就一个小口子,找个手巧的裁缝看不出来地缝上不就行了?”
“没用的。”娄晓娥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苦笑。“那料子是真丝的,薄得很。不管怎么补,都会留下痕迹。我看着那痕迹,心里就过不去那个坎。”
她是一个凡事追求完美的人,哪怕只是一点点瑕疵,也会让她觉得整件东西都不再完整。
“什么破衣裳啊,还当个宝了!”贾张氏那刻薄的声音又从屋里传了出来。“勾了丝就当抹布用呗,还能擦桌子呢!有钱人的讲究就是多,不像我们穷人,衣裳上打满了补丁也得照样穿!”
许大茂提着个空杯子出来接水,听见这话,脸上挂起了熟悉的讥笑。
“贾大妈,您这就不知道了。这叫情调,叫品味。娄晓娥同志那是资本家大小姐出身,穿的衣裳那都是顶好的料子。可惜啊,再好的料子,破了相,那也就不是原来的味儿了。”
他的话里带刺,明着是捧,暗地里全是嘲讽。
三大爷阎埠贵也推着老花镜走了过来,他的目光在娄晓娥身上打量了一下。
“晓娥啊,你要是信得过我,拿来让你三大妈试试。她那手针线活,虽然比不上裁缝铺的师傅,但是补个小口子还是没问题的。这能省下一件新衣裳的钱呢!不能浪费。”
娄晓娥笑了笑,没有说话。她转身走进了里屋。
不一会儿,她拿着一件用防尘布仔细包好的衣服走了出来。
她轻轻地解开布包,将那件旗袍展开。
院子里瞬间安静了一下。
那是一件月白色的旗袍,料子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剪裁合体,款式大方。一看就不是寻常之物。
“我的天,这料子真好!”秦淮茹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一下,只觉得手感丝滑冰凉。
“让我看看,口子在哪儿呢?”
娄晓娥指了指旗袍下摆靠近侧边的一个地方。
秦淮茹凑过去,瞪大了眼睛,看了半天才找到。那是一道极细的勾丝,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就这么一点点?”秦淮茹有些不敢相信。“就因为这个,你就不穿了?”
“嗯。”娄晓娥点了点头。
罗晓军一直安静地站在旁边,看着妻子脸上那份对完美的执着和对瑕疵的遗憾。
他没有去评判这种执着是对是错。
他只是走上前,拿起那只刚刚被他修复好的,带着金色裂纹的瓷碗,放在了旗袍的旁边。
“那你也来一次‘布料上的金缮’吧。”
他的声音很温和,像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娄晓娥看着那只碗,再看看自己手里的旗袍,眼神一下子就亮了。
对啊。
为什么一定要天衣无缝地去掩盖它呢?
为什么不能让这个遗憾,变成一个新的,独一无二的美呢?
她心里的那个结,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晓军,把我的针线笸箩拿来。”她的声音里,多了一份雀跃和期待。
罗晓军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进屋,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半旧的木制针线盒。
娄晓娥坐在窗边,夕阳的光正好照在她的身上。
她从盒子里,拿出了一副老花镜戴上。这个动作让她自己都有些感慨,岁月不饶人啊。
她打开针线盒,里面各色的线团整齐地排列着。
她的手指在一个角落里停了下来。
那里,有一小卷金色的丝线,是她很多年前从娘家带过来的,一直没舍得用。
她小心地抽出金线,又选了一根最细的绣花针。
穿针引线的动作,对她来说有些生疏了。她试了好几次,才把那根纤细的金线,穿进了更纤细的针眼里。
院子里的人都好奇地围观着。
“她这是要干嘛?自己绣花?”贾张氏撇着嘴。
“用金线?这线可比普通的棉线贵多了吧?这一针一线下去,都是钱啊。”三大爷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成本。
娄晓娥没有理会周围的目光。
她的世界里,只剩下手里这件旗袍,和那根在指尖闪光的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