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月光下的家书(2/2)
“今天,吃了妈做的粥,很暖和。”
“棒梗的风筝掉下来,又飞了上去。你们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那只猫,它好像不那么孤单了。它会用尾巴弹琴,像个小小的指挥家。”
“胡同里,牵着你们的手一起走路,感觉很踏实。”
“王铁川师傅的炉火很热,他打的刀很利。一把好刀,遇到了一个好厨子,这是它的运气。”
“罗念的泥杯,虽然丑,但它现在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花盆。”
“傻柱的炸酱面,一定要拌匀了才好吃。做人,做事,都是这个道理。”
“碗裂了,可以补。用金子补过的伤痕,会变成最美的花纹。”
“晓娥的旗袍,那只金色的蝴蝶,比衣服本身更珍贵。因为它里面,有爱。”
“刚才的电影是黑白的,可我看到了颜色。女主角的裙子是黄色的,花园里的玫瑰是红色的。因为你们在身边,所以世界就是彩色的。”
他写得很慢,每写完一件事,就停下来,抬头看看月亮。
那些细碎的,温暖的,属于凡人的情感,就随着这墨汁,一点一点地,渗透进了纸的纤维里。
他写完了。
整张纸上,记下的都是这些琐碎的日常。没有一句惊天动地的话,也没有一个深奥的道理。
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转瞬即逝的瞬间。
他静静地看着这张纸,看着上面的墨迹在月光下慢慢变干。
他没有用法则去加固这张纸,也没有让这墨迹永不褪色。
他就让它像一件最普通的物品那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泛黄,字迹也可能会慢慢模糊。
那样才真实。
他拿起信纸,迎着月光,轻轻地吹了吹。
然后,他小心地,把信纸折好。
他从屋里找出一个最普通的牛皮纸信封,把折好的信,放了进去。
他拿着信封,走回屋里。
客厅的八仙桌上,那张“活”着的照片,正静静地躺在红绒布上。
照片里的光影,在月光下,似乎还在微微流动。
罗晓军把手里的信封,轻轻地,放在了照片的旁边。
左边,是被法则封存的,永恒的瞬间。
右边,是用凡人的方式记录的,会流逝的情感。
它们俩,就这样静静地依偎在一起,成了这个家,两个全新的,同样重要的情感核心。
看着这两件东西,罗晓军的心里,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
他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回来。
宇宙的至高法则,星辰的生灭,时间的起始与终结……那些宏大的东西,并没有消失。
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沉淀了下来。
沉淀成了月光下这一纸墨香的家书。
沉淀成了四合院里,这些充满了掌心温度的,被细心珍藏的,每一个日常的瞬间。
永恒,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概念。
永恒,就是家人们的欢声笑语。
永恒,就是这一碗碗的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