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四合院:逆袭人生,从种田开始 > 第两百一十七章:晾衣绳上的音符

第两百一十七章:晾衣绳上的音符(2/2)

目录

“我明白了。”娄晓娥看着那成型的木架,眼睛一亮,“你这是要做个遮雨板。”

“对。”罗晓军点了点头。

他一共做了两个这样的“人”字形遮雨板。做完后,他搬来梯子。傻柱在

罗晓军爬上梯子,把那两个小小的木头屋檐,用铁丝牢牢地固定在晾衣绳的正上方。两个“屋檐”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隙,方便晾晒大件的床单被褥。

这样一来,燕子们还是可以落在绳子上开会、唱歌。但它们的排泄物,会顺着那个小小的斜面滑落到旁边,再也不会掉到正下方的衣服上了。

一个充满智慧又带着爱心的小改造,就这样完成了。

“绝了。”傻柱仰着头,看着那两个小小的木板屋檐,由衷地赞叹。“晓军哥,您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么好的办法都能想出来。”

二大爷刘海中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背着手,围着梯子转了两圈。“好,很好,非常好。”他连用了三个好字。“这个小发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四合院群众,在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时,所展现出来的卓越智慧和创新能力。”

他指着那个木板说:“这不仅仅是一个遮雨板,同志们。这是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伟大实践。我提议,将此项发明命名为‘罗氏护衣顶’,并在全院进行推广学习。”

秦淮茹站在一旁,看着那个精巧的装置,心里那最后一点点憋闷,也烟消云散了。她看着罗晓军从梯子上下来,眼神里全是感激和一丝说不清的敬佩。这个男人,总能用一种最体贴,最周全的方式,解决掉生活里所有的不愉快。

孩子们最高兴。他们跑到晾衣绳而自己的头顶,多了一片安全的小屋檐。

“爸爸,你好厉害。”罗安宁仰着小脸,满眼都是崇拜,“这样小燕子就不用搬家了。”

罗晓军摸了摸女儿的头,认真地说:“有时候,解决问题不一定非要把谁赶走。大家一起想办法,总能找到一个让所有人都舒服的位置。”

这个小小的改造,成了罗晓军教导孩子们“共存的智慧”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从那天起,秦淮茹洗衣服的心情都变得格外好。她把洗干净的衣服,一件件晾在“屋檐”下,抬头就能看见那群活泼的小邻居,再也不用担心“天降横祸”。

院子里的生活,就在这种细微的,充满善意的改变中,变得越来越和谐。

时间过得很快,秋风吹走了夏日的最后一丝燥热。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叶子,开始慢慢变黄。

天气一天天转凉。

院子里的人们,也都换上了秋装。

屋檐下的那窝燕子,似乎也感觉到了季节的变化。它们不再像夏天时那样,只是在院子的上空嬉戏。

这天清晨,罗晓军打开铺子门,就看到院子上空,黑压压地聚集了一大群燕子。不光是他们家的那几只,还有从胡同里其他地方飞来的。成百上千只燕子,在空中盘旋,集结,发出阵阵短促而嘹亮的鸣叫。

它们在排着队伍,像一支即将出征的军队。

院子里的人都走了出来,仰头看着这壮观的一幕。

“要走了。”娄晓娥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舍。

罗安宁和罗平安也安静地站着,他们知道,这些陪伴了他们一个夏天的小邻居,要去一个很远很暖和的地方过冬了。

那几只在院里长大的小燕子,似乎也认得这个家。它们领着几只陌生的燕子,一次又一次地,低低地掠过四合院的屋顶。它们飞过那个它们出生的巢穴,飞过那根它们第一次学会站立的晾衣绳,飞过那个为它们遮风挡雨的小小木板。

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

终于,领头的那只老燕发出一声高亢的鸣叫。庞大的燕子队伍,瞬间调整好方向,朝着温暖的南方,浩浩荡荡地飞去。

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晾衣绳上空荡荡的,再也没有了那些跳动的黑色音符。

罗安宁的眼睛里,涌上了一点泪光。“爸爸,它们还会回来吗?”

“会的。”罗晓军把女儿抱进怀里,肯定地回答,“等明年春天,院子里的槐树发了新芽,它们就会回来的。回到这个,它们认定的家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