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 > 第523章 谎话成真那天

第523章 谎话成真那天(1/2)

目录

那并非实体,而是一种意志的凝聚,是根植于这座城市血脉深处的“绝对真实”所产生的本能抗拒。

这股意志如同深海中的巨兽,察觉到海面的波澜,正从万丈深渊中缓缓苏醒,试图将一切异动拖回冰冷死寂的秩序里。

虞清昼静立井边,眸光比井水更深。

她看到那些光藻在瑟缩的间隙,又会因花园中某个新生的、发自肺腑的“谎言”而倔强地闪烁一下。

每当有人在木牌上写下违背常理却又无比真诚的愿望,例如“我能与飞鸟对话”,井中的光藻便会释放出一缕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微光。

这微光并不消散,而是如蒲公英的种子,悄无声息地渗入地脉,沿着明鉴城地底盘根错节的灵气脉络,开始进行一种微妙至极的扭曲。

它不改变灵气的总量,只改变其流向与性质,就像在一张严谨的建筑图纸上,随手添上几笔荒诞不经的涂鸦。

起初,这种改变微不足道,但随着“谎言花园”中的木牌越来越多,汇聚的“谎言”越来越磅礴,质变悄然降临。

城东一户人家,一个长期服用澄心砂、早已丧失所有幻想能力的妇人,在夜半的梦呓中,模糊地嘟囔了一句:“我家那条老黑狗……它昨晚在院子里写诗……”

这本是因药力逆转而产生的荒诞梦境,她自己醒来后便忘得一干二净。

然而,当她清晨推开院门,准备打扫时,却愣在了原地。

院中那块被踩踏得光滑的青石板上,竟真的浮现出几行歪歪斜斜的字迹,像是用某种尖锐之物刻上去的:“月凉如水,骨头无味,想念隔壁,小白的美。”

妇人吓得跌坐在地,那鬼画符般的笔锋,她死也忘不了——竟与她那早逝多年的书生丈夫,有七分相似!

类似的回响,如瘟疫般在明鉴城中蔓延开来。

有人梦见屋顶长出了蘑菇,次日醒来便发现房梁上真挂着几朵色彩斑斓的菌类;有人梦见自己的影子会跳舞,白天行走时,便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影子在墙上做出各种滑稽的扭动。

虞清昼站在高处,俯瞰着这座陷入认知混乱的城市,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她低声自语,像是在对那口古井,又像是在对整个世界宣告:“不是梦成了真,是‘真’,开始怕梦了。”

城主府内,明鉴城主摔碎了他最心爱的一方玉砚,勃然大怒。

那张因常年保持绝对坦诚而显得格外僵硬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名为“惊惶”的情绪。

“封锁城门!一只苍蝇也不许飞出去!”他咆哮着下令,“全城搜捕!挖地三尺也要把那个散播‘梦釉’的妖人找出来!”

他亲自登上城中心的观星台,启动了那套由三万六千面铜镜组成的“天鉴法阵”。

他要将所有铜镜的功率调至极频,用最纯粹的“真理之光”灼烧全城

镜光如潮,扫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当那足以洞穿人心的光芒映照在城郊那片不起眼的“谎言花园”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所有指向花园的镜面,画面竟剧烈地扭曲、撕裂!

木牌上的文字在镜中疯狂变幻,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

花园里明明只有一块写着“我从未背叛过谁”的木牌,但在一个执法者的镜中,它清晰地显示着“我亲手杀过三个告密者”;而在另一个监察官眼中,同一块木牌上的字却变成了“我爱上了我的仇敌”。

“叛徒!你果然有问题!”

“胡说!镜子里显示你才是那个心怀不轨的人!”

负责监控法阵的监察官们瞬间乱作一团,彼此指控,甚至拔刀相向。

明鉴城引以为傲的、建立在绝对真实之上的监察体系,在这一刻,首次从内部出现了崩塌的裂痕。

虞清昼藏身于远处建筑的阴影中,冷眼旁观这场闹剧,发出一声轻蔑的嗤笑:“你们习惯了用镜子审判世界,却忘了——最深的谎言,是相信自己永远清醒。”

一团由金色验证码和荧光虫群构成的虚影,在古井上方悄然凝聚。

玄的轮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稳定,无数代码如雨滴般从他身上滴落,在井口汇聚成一句断续的箴言:

【认知…即为锚定……若锚…可移……则海……亦非海。】

虞清d昼心头一震,豁然开朗。

她终于明白了姜璃留下的这份遗产,其真正的用法。

她毫不犹豫地从怀中取出那枚破碎的直播镜残片,快步走到井边,将其小心翼翼地嵌入了古井边缘的一道裂缝中。

这枚碎片,曾是连接两个世界的窗口,承载过另一个世界万千观众投射而来的、最庞杂的欲望与最瑰丽的虚构执念。

此刻,它成为了一个完美的“集体信念共振器”。

当花园中,一个孩子写下“我相信风是有味道的”时,镜片微不可查地一颤,一股无形的信念波动瞬间扩散开去。

三日后,明鉴城中所有五岁以下的孩童,竟在一夜之间集体梦游。

他们走到街上,用石子、用泥巴,甚至用自己的手指,在墙壁上、地面上涂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图画与语句——“太阳是蓝色的”“石头里住着唱歌的小人”“我家的猫会飞”。

他们醒来后,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能绘声绘色地向惊恐的大人们描述“蓝色太阳下的青草闻起来是甜的”。

他们的信念如此纯粹,如此坚定,以至于城中的成年人抬头看天时,竟会产生一瞬间的恍惚,仿佛那金色的太阳边缘,真的泛起了一丝诡异的蓝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