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说好当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 第46章 无法根治,那就问问他们!

第46章 无法根治,那就问问他们!(1/2)

目录

返回皇宫的路上,气氛压抑得可怕。

李虎涨红着脸,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凌仓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夏侯昱依旧摇着折扇,但眼神却变得幽深。

李伯智则低着头,一言不发。

方才那商人的话,如同一块巨石。

激起了所有人心中的波澜。

一回到麒麟殿。

赵锋甚至没有换下身上的锦袍,便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之上。

那股属于帝王的威压,瞬间充斥了整个大殿。

“江森。”

“臣在。”

一道黑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下。

“去查,琅琊郡诸葛氏,以及此次科举的所有细节。朕要在一炷香之内,看到卷宗。”

赵锋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

“喏。”

黑影再次融入黑暗。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李虎四人站在殿下,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知道,皇帝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正酝酿着滔天的怒火。

锦衣卫的效率,远比想象中更恐怖。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江森便再次出现,手中捧着一叠厚厚的卷宗。

赵锋一把抓过,飞快地翻阅起来。

卷宗上的内容,比那商人口中所说的,更加触目惊心。

琅琊郡郡试录取的百名考生中,六十三人与诸葛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而卷宗的后半部分,更是列举了其他几个郡的情况。

譬如凌仓的故乡淮阳郡。

凌氏一族及其附庸,占据了二十七个名额。

譬如李伯智的家乡历阳郡,李氏虽非大族。

但与他沾亲带故的几家,也出了七八个上榜的。

所有的数据都指向一个事实:那些最早追随赵锋,或者在地方上颇有声望的家族,在此次科举中,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卷宗的最后。

附上了几份琅琊郡考生的答卷影印本。

字迹工整,引经据典,策论部分更是对朝廷的新政理解得极为透彻。

尤其是理科的答卷,那些复杂的算学和格物题目。

解法清晰,思路严谨。

没有舞弊,没有泄题。

他们,就是靠着硬实力考上的。

赵锋将卷宗重重地摔在龙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都看看吧。”

他抬起头,目光如刀,扫过下方的李伯智和夏侯昱。

“两位爱卿,有何高见?”

李伯智躬身拾起卷宗,仔细看过后,发出一声长叹。

“陛下,此事……臣以为,无解。”

他苦涩地说道:“科举的流程,由臣与礼部诸公亲自制定,层层把关,断无泄题的可能。问题就出在……先机。”

“如诸葛氏这般,早在陛下初定九江郡时,便举族来投。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陛下您对新学的重视,提前一两年便开始让族中子弟转学格物、算学之道。而天下的寒门士子,却是在三个月前,朝廷颁布科举令时,才仓促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