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模型精准量化的出手数(2/2)
光从这些频繁出现在视野里的广告,马刺众将就能看出杨雄在这座城市的影响力。
布鲁斯·鲍文看着不时出现的杨雄海报,又看了看自己的双腿,双眼无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上一次在另一个城市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是客场打骑士。
不过詹姆斯的海报没有杨雄的这么夸张,代言产品也没有杨雄多。
......
回到丹佛后,杨雄和凯瑟琳学习了一晚上的西班牙语。
他也不知道自己学西班牙语干什么,不过多门外语多条路,或许哪天他不想打篮球了,加盟皇马用得上。
第二天一大早,杨雄神清气爽的来到球馆进行日常训练。
学习使人进步,这话一点不假,昨夜他又学了很多知识,感觉整个人都变聪明了不少。
......
掘金与马刺的大战属于本轮焦点战役。
负责解说这场比赛的巴克利和史密斯早早的来到丹佛,准备在赛前对杨雄来一段专访。
这次专访是早就约好的,台词文本杨雄也看过,觉得没问题才接受的专访。
自出道以来,杨雄很少接受专访。
一开始是为了保持神秘感,维持反差人设。后面赛程太密集,他不想将时间浪费在无聊的采访上。
现在他已经足够出名,曝光度也足够,不需要像好莱坞明星一样通过频繁的访谈来增加曝光率。
TNT的专访来的不仅是巴克利和史密斯,他们还带来了一整支团队。
经过安保人员的检查后,这些人才被放进杨雄的大庄园。
“查尔斯,肯尼,好久不见,你们没在TNT节目上黑我吧?”
杨雄招呼两人进客厅,笑呵呵的问:“最近说我出手次数太多废队友的新闻越来越多,是不是你们起的头?”
巴克利和史密斯相互对视一眼,咧嘴笑了笑。
他们是在节目上提及杨雄的出手次数太多的事,毕竟场均35+出手实在是太夸张了。
目前NBA防守强度大,比赛节奏缓慢,很多球队一整场比赛下来出手次数不足80次。
杨雄一个人就干了场均35+,相当于这些球队的一半出手数,怎么能不引发讨论呢?
毕竟杨雄现在是联盟力推的超级新人,自己也非常争气,打出了史诗级数据和赛场表现,流量大得惊人。
他们不说别的解说员、球评人也不会放过。
好在杨雄并没有在此事上纠缠,轻轻揭过去了。
对面的俩人吃的就是这碗饭,他也不好说什么。
管家将咖啡送上来,三人趁着其他人员摆弄机器的时候天南地北的闲聊起来。
等机器摆弄好,专访开始前,巴克利问了句:“阿道夫,没问题吧?”
“只要你们别玩突然袭击,问题不大!”
这两个家伙都不是专业的媒体人员,而是由球员转型而来,风格不像普通媒体人,反而是嬉笑怒骂随便来。
杨雄倒不是怕他们搞突然袭击,而是不想和两个老家伙斗智斗勇,没意思。
“阿道夫,最近大量篮球解说员、球评人都认为你出手次数太多了,挤占了队友大量球权,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
肯尼·史密斯率先挑起话题,和台词文本上的没区别。
这个话题杨雄也不忌讳,毕竟球队赢球了,别人也挑不出毛病,最多是吹毛求疵。
“你知道的!”
杨雄在摄影前摊摊手,笑着说:“我是个团队型球员,这点我在很多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已经说过。稍微有点数学与统计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我的出手次数是经过大模型推演过后精准量化的结果。”
看了一脸懵逼的巴克利和史密斯一眼,杨雄笑道:“华尔街的大奖章基金听说过吧?我的出手次数是经过类似于大奖章基金的统计与数学模型,在海量的NBA数据库中查询对比,最终量化出来的。”
见两人一脸呆滞,杨雄笑呵呵的继续道:“这是经过科学理论分析出的出手次数,是科学的、有理论基础的,一些球评人瞎胡扯,说我出手次数太多,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说完,杨雄招手将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叫过来,对巴克利和史密斯说:“这是艾伦博士,来自哈佛大学,我的出手次数是他以及他的数学团队通过数学模型量化出来的。”
巴克利和史密斯一脸囧,打了这么多年篮球,他们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场均35+的出手次数还可以这般瞎几把扯。
用科学为自己大量出手背书,自NBA诞生以来,杨雄还是第一个。
这话题聊不下去了,暂时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