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贷款总冠军:从拿了阿摊剧本开始 > 第172章 私募

第172章 私募(2/2)

目录

负责解说这场比赛的于佳对一旁的苏群道:“太冷静了,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

苏群扶了扶眼镜,掷地有声的说:“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对对对,就是这样!”

于佳一拍大腿,笑着解说道:“杨雄就是这种表现。上赛季拿到总冠军前,我个人感觉他还有些跳脱,有些年轻人特有的气概,现在要稳多了!”

苏群没接于佳的话。

杨雄变稳重了吗?在苏群看来并没有。

或许只是LOGO三分对杨雄来说像吃饭喝水那般简单,没必要大惊小怪而已!

不过这家伙对场上局势的掌控能力确实让人心惊。

什么时候该和队友配合,什么时候要自己打一波顶住对手的反击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一点也不像刚度过职业生涯首个赛季的球员。

目睹杨雄轻描淡写的命中LOGO三分后,麦迪收起了与杨雄较劲的小心思,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球队的攻防上。

杨雄亦是如此。

他在场上又打了几分钟,便将时间留给阿里扎这个菜鸟,自己回替补席休息了。

随后的比赛中,杨雄每节出场6、7分钟,大部分时间都在和队友配合,助攻队友得分。

除非麦迪祭出“35秒13分”这个大杀器,不然与火箭的季前赛实在激不起他的进攻欲望。

而“35秒13分”可不是麦迪的主动技能。

前世麦迪也就表演过一次这种神迹,然后就耗尽一生气运,从此一蹶不振,再也回不到巅峰。

麦迪不和杨雄较劲后,双方的节奏逐渐回到普通的季前赛,以考察球员状态为主,对胜负没那么在意。

而比赛也在这种波澜不惊的对抗中落下帷幕。

掘金以122:108轻取火箭,赢下首场季前赛。

比赛结束后,两队球员各自回到酒店休息。

由于下一场在BJ的比赛在三天后,两队球员有两天的休息时间,杨雄便带着卡尔德隆、安德森和内内去休赛期自己在上海买的别墅,顺便邀请姚眀和麦迪来做客。

“嚯,你这家伙,不声不响的竟然在佘山买了这么大一幢别墅!”

姚眀带着麦迪来到杨雄别墅时,忍不住酸了一句。

“小意思!”

杨雄带着两人走进别墅,得意的道:“这种别墅可是稀缺资源,早买早占位,你要不要也买一套,以后咱俩做邻居!”

“算了,我可不是贪慕虚荣的人!”

姚眀脸色扭曲,感觉这厮让自己和麦迪来做客就是为了显摆。

紫园目前单幢别墅最高售价1.3亿人民币,就算他不吃不喝,薪水加代言放一块也不够。

只有杨雄这种败家子,才会将巨额资金用于这种不能吃不能喝的固定资产上。

按照目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杨雄在这幢别墅上至少花了1700万美元。对他们这些吃青春饭的球员来说,着实有些奢侈了。

要知道这个赛季姚眀的薪水才444万美元,麦迪高一点,有1449万。

但这个数字是虚的,扣除联邦税和州税、联盟代管的10%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到手的大概只有42%左右。

不是每个人都像杨雄一样,还没进联盟就赚得盆满钵满。球队给的薪水只是点缀,真正的大头还是代言费。

麦迪是第一次和杨雄在比赛结束后聚会,显得有些拘谨。

“特雷西,你要不要也买一幢?别看现在贵,过个十年八年翻三五倍轻而易举!”

麦迪有些惊讶,有这么夸张吗?

现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比较低迷,高端别墅别说十年八年翻三五倍,能保持10%的增速都算抢手货。

他有些心动,不过支出太大,他一时半会也判断不出真假,哪能听了杨雄几句话就做出决定?

三人上了二楼的客厅,杨雄给两人添了一杯茶,聊了一些关于篮球的话题后,话锋一转,道:“你们对目前的经济局势怎么看?”

二人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杨雄葫芦里卖什么药,好端端的聊什么世界经济?

他们只是球员,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基金经理,哪里知道目前的经济局势怎么样?

“嘿嘿!”

见二人一脸茫然,杨雄笑道:“实不相瞒,我组建了一支投资基金,目前已经投资了初创公司脸书,在纳斯达克买入了亚马逊、苹果、谷歌,在港股买了腾讯、国内买了茅台,你们有没有兴趣也投点钱试试水?”

好吧,杨雄总算图穷匕见,说明了邀请两人来做客的缘由。

姚眀和麦迪听得目瞪口呆。

这厮整个休赛期的新闻都是游山玩水,也就八月的时候给代言商家站了会台,什么时候竟然弄起了投资基金?

而且听这厮的口气,手笔还不小。

“你你你!”

姚眀指了指杨雄,感觉自己和这厮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他赚钱后想到的是开“姚餐厅”,还打算收购一支球队玩玩,所做的一切都是与自己相关的产业。

结果杨雄这厮已经玩起了高大上的投资基金,嗯,对他们这些球员来说,投资基金真的非常高大上了,不是谁都能玩的。

那玩意一个走眼就是几十几百万美元打水漂,对他们来说太魔幻了,还不如买股票实在。

麦迪没有插话,只是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着,内心的惊讶却怎么也抑制不住。

他忍不住看了杨雄一眼,而杨雄就像心有灵犀一般,转头对他道:“怎么样翠西,有没有兴趣投一点?现在你投500万,或许比你整个职业生涯赚的还多噢。”

麦迪整个人都麻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过今晚倒也没白来,还是开了眼的。

“你的投资基金是私募基金吧?”姚眀毕竟是大上海人,见多识广,问到了问题的关键。

“当然!”

杨雄毫不避讳的道:“如果是公募,我也不会和你们私下说了,直接广而告之,去市场募资不是更好?”

“实不相瞒,这支基金我是出了大头的,大部分身家都投进去了。之所以告诉你们,主要是想带你们赚钱,年回报率至少8%,到期退还本金,还有绩效分成可拿。”

姚眀斜睨了杨雄一眼,别看这家伙说得天花乱坠,可资金一旦进入存续期,想临时弄出来就难了。

而且杨雄太年轻,常年要四处奔波打球,就算有基金经理帮助,想管理好一大笔钱并不容易。

作为一个保守派,姚眀可不想将自己的辛苦钱扔进一个看不清未来的窟窿中。

倒是麦迪对此颇有兴趣,兴致勃勃的与杨雄讨论起来。

毕竟与其把钱交给经纪人处理,不如相信杨雄这种大富翁。

麦迪没有经济头脑,也不知道该怎么投资。现在听到杨雄有赚钱的法子,很想试一试。

他们这种高净值人群一向是各类投资基金的拉拢对象。不过相比那些华尔街衣冠楚楚的吃人不吐骨头的怪物,麦迪更倾向于杨雄这个同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