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魔都国际车展序幕(1/2)
“那就静候佳音了。”
许易微笑道。
顶级人才的落地,也是要条件的。
就好比拿目前国内来说,除了那几家多方巨头融资的新势力,其他的小车企,谁也养不起智驾部门这么大消耗。
要知道自动驾驶部门在方案落地之前,基本算是纯支出。
就算到了中期,智驾收费其实也只有寥寥一两家做得到,而且还回不了本。
要独立搞以L3级为目标的自动驾驶的团队,起步至少需要300-500人,将来还要往上千人,甚至几千人扩展。
光人才成本每年都要花出十几个亿。
再算上算力集群设备和各项开支,一年烧个几十亿不夸张。
而这还只是将来“ai大时代”的入场券。
而传统大厂呢,目前有稳定的燃油车销量还并不急着发力。
但新势力在其他方面没优势,就必须烧钱拿点东西来说话了。
就好比一个新人,突然来到这个充满“恶意”的大家庭,总得有点绝活吧。
要是你不整点活儿,那干脆也别活了。
大家的期望,就是让新人整点“活”。
不光消费者这么期望,整个行业、投资机构、国家都是这么期望的。
否则还不如买传统油车啊!
做不出自己的特色,那基本死得也很快。
再能融资,也有烧完的一天。
得益于极星电池和充电技术,星辰汽车目前也算是有“独门绝技”傍身,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新能源领域“一枝独秀”。
吸纳顶尖人才,绝对是够格了。
许易知道搞算法自研的艰难,光是一个顶尖人才带队那可不够的,现在只是起步阶段。
起码也要吸纳一大批,最后再发展成大型科研中心,与国内顶级高校成立研发科研实验室,把最顶尖的院士和实验室人才都拉进来,最后培养自己的科研生态大本营。
搞到最后,那拼的都是实验室成果。
不光是高通的人,百度那帮班子以及国内正在创业的一些人才,他也是很愿意吸纳的。
主打一个人多就是力量!
世界上顶尖的算法和芯片半导体领域,反而洽洽是一堆华人在互相打架,很大一部分还是从国内高校出走的。
所以目前行业内的可用之材许易要,将来国内高校的人才更要布局,这些都可以同步进行。
……
……
下午三点。
“许总,四月第十七届魔都车展事宜已经安排好了,咱们参展的车主要还是以星辰S7和星辰i至臻版两款量产车为主……展车设在国产新能源专区。”
俞年来到办公室。
时值四月底,新的亮相活动又来了。
车展是行业的风向标,不同于上一次的联合商业展。
这一次四月底的魔都车展,是一场妥妥的国际工业盛宴。
一堆大佬和国际巨头云集,大量待发的量产车,概念车等着亮相,排场相当辉煌。
展出整车高达140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13辆,论牌面足以和巴黎车展与法兰克福车展相比,说是“亚洲第一车展”也不为过,这种亮相机会星辰汽车当然不能错过。
但有点可惜的是,他们星辰目前除了两款量产车之外,内部的概念车都没一辆,星辰的首款高端增程SUV,还在奋力自研中。
所以这次过去,纯粹是当群众演员的。
是的。
就是那种非常普通的“群众演员”。
星辰S7目前虽然也算在新能源赛道搞出一番声量。
可对比国际整个的造车圈,那有点就不太够看了。
许易大致扫了一眼清单。
诸如“迈凯轮720S”、“兰博基尼HuraPerforante”、“阿斯顿马丁vantage不列颠限量版”、“劳斯莱斯古思特鼎臻版”、“宾利慕尚“……
在这其中,仅有一台国产超跑,还是年底刚发布的“蔚来EP9”。
这都是最吸引流量的奢华展场。
而其中明确明年要量产的概念车,那就更多了。
大量的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巨头宝马奥迪奔驰、凯迪拉克、大众一堆外资,展出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有。
但有一点明显的变化。
出于碳积分的压力与国内能源风口,今年亮相的新能源车数量要远高于去年和前年,且大部分骗补的车型,倒是慢慢销声匿迹了。
筛选过一轮后,剩下的玩家体量都不小。
但论实际销量,星辰汽车还是非常遥遥领先。
星辰i与星辰S7加起来的月均稳态销量已经做到了三万多台每月,就算拿掉五万块的星辰i,那也有一万台的纯电车销量。
这是什么概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