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无所谓——我们星辰才是最强的!(1/2)
很快啊。
国内的各个新闻网络部都给转发了,甚至将内容摘下来重新写了份稿子搞流量。
像这样的内容,老少咸宜嘛。
如果真实性还有参考的话,那更好了!
还有什么“国产制造起飞了”、“老头乐横扫海外”……
时隔近一年。
星辰老头乐”竟再一次登上了热搜。
各行各业都有人刷到了。
众人啼笑皆非。
感到抽象无比啊!
这热搜的视频甚至是外网搬进来的,真就出口转内销呗?
之前网上还有不少声音,攻击星辰是“老头乐厂商”,这些声音不光是业内人士在推动,也有一些网上自发形成的喷子和带有偏见的消费者。
只能说网络是这样的,只要你是从低端发展起来的,那就避免不了这个过程,要是过往还有一些不光彩的地方,被人翻旧账念个五年八年的也不稀奇。
可现在。
这些黑子却有点张不开嘴了。
齐齐的目瞪狗呆。
——坏了!
这下黑历史快给人家干成MVP战绩了!!
征战海外?套上荣誉光环了都!
这特么还怎么黑??
还没完!
庐州在线官方号、庐州晚报官方…转发了这条热搜!!
紧接着没过二十分钟。
山栋在线官方号,亦跟着转发点赞。
华夏新闻网官方转发了此条微博热搜!
……
星辰车机智能事业部。
经过数个月的积累和后期开发工作。
目前lux车机,也顺势从群星1.0版本,完成了群星1.1车机版本的内部开发。
1.1车机版本,主要做的是车机底层代码优化工作,漏洞修复,流畅度提升,以及第三方车机的更新与深度适配、优化语音助手识别率等。
除了响应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之外,就连应用缩小退出和打开放大,都加了过渡动画,让其变得更加丝滑。
可以说。
星辰算是把手机的那一套都搞进来了,要知道国产手机行业过渡动画和动画框架元素,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兴起并得到一定的重视。
除此之外,所有与第三方厂商适配的车机应用,后台内存都得到了严格的控制与优化。
目前星辰汽车的车型,能支持车机后台OTA的有“星辰S7”和“星辰i至臻版”,软件装机量一年能达到十几万。
这个用户活跃量已经足够软件厂商为星辰汽车这个lux平台主动做优化了,双方也签订了“长期适配支持协议”,对分成条件都很满意。
软件市场只要量上去了,主动权就高多了。
而星辰车机软件部这边,工程师对解决主动适配和解决兼容性、流畅性、交互设计等问题,更是抱有十足的热情,与第三方软件商部门联合深度开发,抱有十足的热情。
这也是许易所要求的。
要把车机流畅性作为主要目标,把有限的算力利用到了极限!
长久的事实证明,光靠芯片算力来“力大砖飞”,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如果是一坨屎的系统,哪怕把搭载上世界上最好的芯片,还是一坨屎!
相反系统和软件代码的底层优化,这个就没上限了!
取决于开发团队人员的水平与智慧。
至于开发瓶颈?难度过大??
说来也奇怪。
按道理搞系统开发这玩意还是挺艰难的,不光工作量大,想要做好,做精,非常困难,瓶颈多。
可星辰的车机开发人员们,偏偏没有这种感觉。
就好像只要自己付出努力了,问题很快能解决,部门之间协作也很顺畅,大家工作效率都很高!
期间偶尔遇到几个头疼问题,卡住一会儿,马上就有更好的想法诞生了!
车机的开发工作,主要由总监赵阳、马克,王宇春主导,分别负责架构开发、软件嵌入、硬件驱动这些板块。
新版本内测完成后,大家心情都很开心,同时也缓了一口气。
“咱们这1.1车机版本更新上去,流畅度起码也能对标CarPy了,原生系统能做到这个程度,国内也是独一家了,就是应用少了点。”
负责架构开发的马克笑道。
这个时期,很多车机的原厂功能可都不太好用,压根达不到“跟手般丝滑”。
而果子的CarPy,在国产车与合资车阵营,算得上备受吹捧。
几乎快吹成神一般的功能。
这也是因为很多车子上的车机,实在是太垮了,犹如老年功能机一般,导航动画都得加载半天。
一些国产车为了增加噱头,干脆给苹果交钱加装芯片,搞个CarPy做卖点。
安卓这边跟着也搞出了CarLife,但不出意外,被骂得狗血淋头,有时连上导航还会断流。
可见这年头能搞出个流畅的车机,有多么难得。
而这两种方案对于星辰这样自研车机的企业来说,压根是用不上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