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的奋斗! > 第220章 对外胜利之后,当然是对内出重拳了

第220章 对外胜利之后,当然是对内出重拳了(2/2)

目录

“绝不姑息”四个字,像铁锤一样砸在不少人心上。

就在这一片死寂,人人自危之时,崇祯的目光落在了宗室班列——说是班列,其实就秦王朱存枢一个。

他是被魏忠贤“拿”来北京的,本来以为要倒霉,可谁也没想到,他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了。前一阵,还被崇祯封了个宗正。

秦王朱存枢似乎早有准备,立刻出列,胖胖的脸上满是“诚恳”和“激动”,他躬身道:

“陛下圣虑深远!臣忝为宗正,闻陛下之忧,深感惭愧!如陛下所言,欲竟全功,非财力雄厚不可。今王师新捷,虏酋北窜,正是举国同心,共纾国难之时!”

他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义不容辞”的劲头:“天下藩王,皆太祖高皇帝苗裔,享国恩二百余载,值此之际,岂能坐视旁观?臣斗胆建言,请陛下颁下旨意,召各地亲王入京,共商筹饷讨虏大计!”

这话又让众人一愣。召亲王入京?

秦王继续道:“诸王虽不直接掌兵,然王府之中,亦有积蓄。如今国家正是用兵用钱之时,诸王一定愿意报效,只求陛下给他们一个入京谢恩的机会。”

好一个“愿意报效”!好一个“入京谢恩”!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是皇帝要把藩王们都叫到北京来“逼捐”啊!

崇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赞许地看着秦王:“秦王此议,老成谋国!朕与诸王,本是同根生。国难当头,正需宗亲表率,更可令天下百姓见我朱家上下一心!”

他忽地放沉声音:“诸卿,可有异议?”

“异议”?

不敢有啊!

皇帝刚刚打败了建奴的大军可不是躲在城堡里面“打败”,而是真正的野战大捷!

在这当口,谁还敢反对?

而且,清田的刀子已经高高举起来了!

这一招在顺天、永平收厘金的时候就用过了。

谁不服,谁就一定清占了官田一查一个准!

崇祯看到大臣们都没有异议,就看向内阁和司礼监:“黄先生,魏大伴,内阁与司礼监即刻拟旨,以朕之名义,诚邀各地亲王入京议饷。要言明,朕体恤诸王,绝不强求,全凭自愿报效。”

“老臣遵旨。”黄立极躬身。

“奴婢遵旨。”魏忠贤也赶紧应道。

崇祯似乎解决了一桩大事,语气轻松了些,继续说道:“清丈田亩,是为正本清源,乃长远之计。藩王报效,是为应急筹款,兄弟同心。然,欲行大事,必有恒财。”

他的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毕自严和衍圣公孔胤植:“毕爱卿,孔爱卿。”

毕自严和孔胤植赶紧出列:“臣在。”

“北直隶试行‘团练捐’,于此次八里桥之战,助力颇多,可见此法可行。你二人以为如何?”

孔胤植听到皇帝问话,深吸一口气,躬身奏道:“陛下,北直隶试行厘金,成效卓著。臣以为,当趁此良机,择地推广,以积经验。山东毗邻北直,漕运枢纽,商贾云集,且……且民风淳朴。臣斗胆建言,可于山东先行试行,设立山东厘金总局,若成,则可推及南北。”

他这话说得有讲究。山东是孔府根基所在,他主动提出在山东推行,既是向皇帝表忠心,也是想把主动权抓在自己人手里。

毕竟,让别人来收,不如自己人来收!

崇祯闻言,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好!衍圣公深明大义!朕准奏!即着户部、北直隶厘金总局会同山东巡抚,筹设山东厘金总局,衍圣公……你便多费心,总揽其事。”

“臣遵旨!定不负陛下重托!”孔胤植心头一热,连忙躬身领命。这权力可不小,油水更是丰厚。

崇祯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忽然变得沉静而坚定,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北直隶和山东的厘金,是试点,也是榜样。朕在这里,立个规矩。”

他顿了顿,确保每个人都听清了,才继续说道:“自今日起,凡我大明境内,所设厘卡,征收商税,一视同仁。便是朕的皇庄、官庄,行商过关,该交的厘金,一分也不能免!”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让一些心存侥幸的勋贵皇亲心里一凉。

崇祯的目光落在刚刚领命的孔胤植身上,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衍圣公,你孔府圣裔,诗礼传家,更为天下表率。日后孔府商队行经各处厘卡,亦需照章纳税,可能做到?”

孔胤植身子微微一颤,立刻深深躬下:“陛下圣明!臣……孔府上下,定当谨守国法,率先垂范,绝不敢有违!”

“好!”崇祯重重说了一个好字,声音陡然提高,目光如电,扫过秦王、定国公、武清侯,以及所有勋贵和官员,“这个规矩,不只在北京,在山东,更要行于天下!”

他站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在皇极殿内回荡:

“自今日起,朕的规矩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凡食大明之禄,受大明之民供养者,纳税完粮,皆为天经地义!”

“无论是亲王、郡王,还是圣人苗裔、江西的张天师!凡名下田土,该纳的田赋,一文不能少!凡名下商队,该交的税厘,一分不能免!”

“此乃国策!朕意已决,勿复再言!”

话音落下,整个皇极殿静得只剩下烛火噼啪的微响。所有人都被这石破天惊的宣言震住了。

皇上这是铁了心要对内出重拳了——他是先拿自己人开刀啊!亲王、郡王、孔圣公、张天师的税都要交,别人还有谁能逃得了?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