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 第483章 89分?我做的菜,我自己打脸!

第483章 89分?我做的菜,我自己打脸!(2/2)

目录

陈品摇了摇头,表情很认真。

“这道菜,确实有瑕疵。”

他拿起那口紫砂锅,对着镜头解释起来。

“这道菜的烹饪手法,叫‘无水汽蒸’。全程不加一滴水,靠的是食材本身的水分、油脂,以及少量黄酒在锅内形成热循环,将食物焖熟。”

“这个手法的关键,在于火候。”

“火太大,水分蒸发过快,容易糊锅,药性也会变得燥烈。火太,锅内温度不够,食材的鲜味出不来,药性也无法完全释放。”

“整个过程,需要像开手动挡跑车跑山路一样,根据锅里香气的变化,不断调整火力的大,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他叹了口气,脸上带着几分艺术家看到作品瑕疵时的真实遗憾。

“问题,就出在最后一步。”

“在收尾的阶段,我撤火撤早了大概五分钟。”

陈品用勺子舀起一点锅底的酱汁。

“就是这五分钟,导致锅内温度突然下降,那股原本应该在最后时刻,与鸡肉、汤汁彻底融为一体的‘药气’,没能完成最后的循环,有那么一丝,凝固住了。”

他将勺子里的酱汁凑到镜头前。

“所以,你们现在尝到的味道,虽然已经很好了。但鲜味、肉味、药味之间,还存在着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墙’。它们是亲密无间的邻居,是生死与共的朋友,但终究……还不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如果那五分钟的火候是完美的,这道墙就会被彻底打破。”

“到那时,你们吃到的,就不是鸡肉,也不是药材,而是一种全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味道。那股暖意,会直接从你的胃里,一口气冲上天灵盖。”

“那才是真正的‘医食同源’,是真正的‘功成身退’。”

陈品放下勺子,脸上满是可惜。

“到底,还是我的技术不到家。”

“这道菜的理论,我懂。但我的手,还没能百分之百地跟上我的脑子。”

“一个顶级的厨师,对火候的掌控,应该精准到秒。而我,还差了那五分钟。”

他看着镜头,语气里没有丝毫装腔作势,只有对厨艺本身的敬畏。

“所以,89分,给的是创意和想法。”

“扣掉的11分,是我为自己的技术缺陷,买的单。”

“如果这道菜,是让一位真正的大师来做,它的潜力,至少在95分以上。”

完,他拿起碗,又给自己盛了一块肉。

“不过,虽然有遗憾,但味道还是不错的。家人们,我就不客气了。”

他埋头,大口吃了起来。

整个研究室,安静得针可闻。

钱飞和黄浩然,已经彻底傻了。

他们低头看看自己碗里那被他们奉为神品的鸡肉,再看看陈品那一脸“凑合吃吧,还能咋地”的表情,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这就是神的境界吗?

我们觉得好吃到升天的东西,在您这儿,只是个“有瑕疵的半成品”?

铃木教授,这位东瀛汉方医学界的泰斗,此刻看着陈品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如果之前,是欣赏,是惊喜。

那么现在,就是彻彻底底的敬重。

一个厨师,能做出美味,是本事。

一个厨师,能讲出美味背后的道理,是学问。

但一个厨师,能在所有人的赞美声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坦然地承认自己的瑕疵,并为之感到遗憾。

这,已经是“求道者”的心境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老人喃喃自语,他脸上的神情,比刚才吃到那口鸡肉时,还要激动。

“差的那一丝‘归元’之气……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他悟了!

他研究多年的“古方现代化”的瓶颈,就在于此!

他们总是追求精准复制药方上的每一步,却忽略了药方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药材、器具、甚至节气的不同,进行微调。他们守住了“形”,却丢失了那最关键的,随机应变的“神”!

老人对着正在埋头干饭的陈品,郑重地再次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洪亮而真诚。

“陈桑,今日,你又为我上了一课!”

“这一课,教我知‘止’,知‘不足’!”

“它比昨日的‘活寿司’,更加珍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