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39章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干

第339章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干(1/2)

目录

范景文此问一出,暖阁内刚刚被皇帝那番惊天剖析所点燃的炽热气氛,仿佛被兜头浇上了一盆冰水。

是啊,换回了白银。

在我大明,银才是硬通货,是朝廷征税的根本,是衡量巨富的标尺。

铜钱外流,换回了更贵重的白含银,从账面上看,似乎…并不亏?

左良玉那刚刚被点燃的怒火也凝了凝,他虽不通经济,但这个简单的道理他懂。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干!

倘若无利可图,海商们又何必冒着滔天风险?

这是一个死结,一个看似简单,却足以推翻此前所有论断的死结。

左良玉与范景文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带着一丝紧张与困惑,聚焦在了皇帝身上。

皇帝的脸上竟没有半分被诘问的意外,反而笑了笑。

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悲悯,仿佛在看两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在为一个高深的问题而争执。

他没缓缓转身,目光投向了殿门之外。

透过那雕花窗格,能看到一片铅灰色的天空,几只寒鸦在枯枝上瑟缩着,宫墙连绵,肃杀而寂静。

皇帝的声音也如这殿外的天气一般,清冷而悠远。

“范卿,你只看到了银子进来,却未曾看到…当数以万贯、百万贯、乃至千万贯的铜钱,如人身之血不断从这副躯体上流失时,我大明会得一场怎样的大病。”

朱由检收回目光,轻轻吐出了两个字。

“钱——荒!”

钱荒?!

范景文眼睛在一瞬间眯成了一条缝!

身为大明宝钞总行的行长,没有人比他更明白钱荒这两个字所蕴含的恐怖。

史书之中,每逢朝代末世,这两个字便如鬼魅般如影随形。

它不是简单的缺钱,它是一切市面萧条民生凋敝的开端,是一场看不见刀兵,却足以让天下分崩离析的瘟疫!

可他一直以为,钱荒的根源在于朝廷铸币不足,在于民间私藏…他从未想过,这背后竟还有一只来自海外的巨手,在疯狂地抽吸着大明的血液!

朱由检看着范景文那瞬间煞白的脸色,知道他已经领会到了第一层,便缓缓开口将这层地狱的景象为他们彻底揭开。

“当市面上的钱少了,而货物还是那么多,会发生什么?”皇帝的声音很轻,“很简单,钱,会变得更值钱。过去一枚铜钱能买一个鸡蛋,现在或许能买一个半。这听起来似乎是好事,对不对?”

他看着二人。

“但对天下百姓而言,这却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范景文几乎是下意识地开始思索,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皇帝的话与自己多年来在地方上看到的景象一一对应。

片刻之后,他猛地抬起头,与身旁的左良玉对视了一眼。

那一眼,跨越了文武的隔阂,跨越了过往的陌生,只剩下源于智识被点通后的巨大骇然!

朱由检的声音继续在他们耳边响起,不疾不徐。

“于农人而言,他含辛茹苦,耕作一年,收获百石之米。往年一石米可售五百文,百石便是五万文。他用这笔钱可以缴纳赋税,可以买盐、买布、买农具,尚有结余。

可如今钱荒来了,钱值钱了,米价便跌了!一石米只能卖三百文,甚至两百文!他同样辛苦一年,收入却凭空少了三四成!”

“于手工业者,亦是同理。他织成一匹布,烧制一件瓷,往日可得之利,如今大打折扣。他们的收入都锐减了。然而……”

皇帝的语气陡然一沉。

“他们要缴纳的,以铜钱计数的各种苛捐杂税,一文都没有减少!”

“彼其娘之!”

一声粗鄙的怒骂毫无征兆地从左良玉的口中爆出。

他那张布满风霜的脸膛涨得通红,双拳紧握,青筋毕露,仿佛要将什么东西生生捏碎。

骂声出口,他才惊觉自己身在何处,顿时大骇,连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道:“臣失仪!臣该死!请陛下治罪!”

却见皇帝只是淡然一笑,摆了摆手。

“起来吧。朕若因一句真情实感的粗话而罪人,那这天下怕是只剩下些口蜜腹剑之辈了。”朱由检的语气里听不出喜怒,“你能为此而怒,证明朕没有看错你。”

左良玉怔怔地抬起头,狼狈地站起身,退到一旁,胸膛依旧剧烈起伏,那一声骂的是那些海商倭寇,骂的是这荒唐的世道,更是骂自己此前竟然对此一无所知!

范景文看着这一幕,心中的震撼已经无以复加。

他震撼的不是左良玉的失态,而是皇帝那番话。

没想到!

他范景文自负饱读诗书,谙熟钱法,却从未从这个角度如此清晰地看透过钱荒对百姓的致命打击。

皇帝三言两语便将这其中的血泪与残酷揭示得淋漓尽致!

只听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农人、匠人收入锐减,衣食无着,他们还会去买多余的东西吗?不会了。于是,商贾的货物便卖不出去,货物积压,只能关门歇业。

店铺倒了,伙计便失了生计。如此一来,整个市面交易不畅,百业凋敝,处处死气沉沉。这便是典型的通货紧缩,它扼杀的是我大明最底层的经济活力,是国朝的根!”

听到此处,左良玉和范景文只觉得呼吸都变得绵长而沉重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