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46章 :兵部尚书,着眼未来

第346章 :兵部尚书,着眼未来(1/2)

目录

这是张维贤梦里都不敢奢望的境况!

“噗通!”

张维贤再也控制不住,双膝重重跪地,以头抢地,发出了沉闷的响声。

“陛下圣明!臣纵肝脑涂地,亦难报陛下知遇之恩万一!”他的声音哽咽。

朱由检静静地看着他,任由这位老将宣泄着压抑了半生的情绪。

他上前再次扶起张维贤,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英国公不必如此。京营、北疆,不过是为我大明这间破屋子,重新打好了地基,修好了屋顶,让它不至于立刻垮塌罢了。但屋内依旧是千疮百孔,前路依旧漫漫。”

他摆了摆手,示意张维贤看向那巨大的舆图,神情重新变得严肃起来。

“方才所言皆是喜事。但接下来朕要说的,才是真正让我大明悬于一线,不得不慎之又慎的忧患。”

他的木杆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越过山海关,重重地落在了辽东那片狭长的土地上。

“其一,辽东。”

朱由检的声音沉了下来,暖阁内的气氛也随之一凝。

“此地,乃我大明如今唯一的对外战线,是我朝与后金建奴正面硬撼的修罗场。孙阁老老成谋国,他所构建的关宁锦防线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的确是我大明遏制皇太极南下的唯一屏障。这一点朕心知肚明,亦深为敬佩。”

张维贤点头称是。

孙承宗的关宁防线虽耗费巨大,却实实在在地将后金的兵锋挡在了关外,使得天下百姓能有安稳日子,其功至伟。

“但是,”朱由检话锋一转,变得锐利起来,“关宁军也是一头吞金巨兽!每年数百万两的辽饷投进去,听到的却只是一个守字。朕的银子,不是大风刮来的!是朕从贪官污吏的嘴里抠出来的,是从勋贵奸商的骨头里榨出来的!朕可以给,朕也支撑得起,”

他特意强调了后半句,让张维贤心中又是一震,“但朕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要看到它的价值!只守不攻,便是将我大明的国运尽数压在这一条脆弱的防线上,任由建奴休养生息,坐大成势。此为战略被动,非朕所愿!”

张维贤默然。

皇帝所言,一针见血。

关宁防线虽稳,却也如一个无底洞般消耗着国力,更让大明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朝中不是没有人提过主动出击,但每每都被辽饷的巨大压力和对后金野战的恐惧所压倒。

“不过,”朱由检的木杆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将宣府、大同与辽东连了起来,“如今,情势有了新的转机。北虏之患已解,皇太极再无绕道蒙古,奇袭我侧翼的可能。这就意味着,孙阁老可以完全不必再分心于蓟镇、宣大一线的协防,可以将关宁军所有的力量,都专注于正面!

朕给他的不仅仅是钱粮,更是一个再无后顾之忧的战场!所以朕对他的要求,也不会再仅仅是一个守字!”

朱由检的眼中闪烁着寒光:“稳固防守之余,必须寻机反击!哪怕只是小规模的袭扰,也要让皇太极不得安宁!要让他知道他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只会挨打的懦夫,而是一头随时会亮出爪牙的猛虎!朕要用关宁军将后金牢牢地钉死在辽东,让他无暇他顾!”

张维贤听得心潮澎湃,他完全理解了皇帝的意图。

通过解决蒙古问题,皇帝盘活了整个北方棋局。

关宁军这颗最重要的棋子从一个被动的防御堡垒,变成了一柄可以主动出鞘的利剑!

然而,朱由检的表情却并未轻松,反而愈发沉重。

他的木杆离开了辽东,缓缓向西,划过山西,最终点在了那片黄土覆盖、沟壑纵横的土地上。

“辽东之患,尚在皮肉。而此处之危,已入心腹。”

他点了点地图上的延绥、宁夏、固原、甘肃诸镇,特别是陕西一带。

“此,乃我大明肌体之上的附骨之疽!”

“附骨之疽”让张维贤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

“英国公,你要记住,后金再强,只要关宁防线在,他们就打不进来。大明至多是丢些面子,花些钱粮。可陕西一旦糜烂,流民四起,兵变蜂起,星星之火便可成燎原之势,席卷中原腹地!到那时我大明,就不是伤筋动骨,而是要从内部土崩瓦解了!”

张维贤眉头一皱,他本以为天下最大的威胁莫过于关外的建奴,却不想在皇帝的眼中真正的致命之患,竟在腹心之地!

“陕西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到了今日,旱情愈演愈烈。没有饭吃的饥民,便是那些反贼流寇最肥沃的土壤!他们只要振臂一呼,从者云集!”

“朕亲赴陕西斩了贪婪无道的秦王,杀了一大批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己,设立天子屯,试图安抚流民,整顿边军。的确是起到了一些作用,暂时压住了那里的火。然,天灾不息,人祸不止,朕所做的不过是杯水车薪!”

朱由检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深深的无奈与疲惫。

那是一种面对煌煌天威,人力有时而穷的无力感。

“朕可以杀一个秦王,可以杀一百个贪官,但朕无法让老天降下一场甘霖!这,才是我大明最紧急,最致命的威胁!”

张维贤的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终于明白了,皇帝为何要让他这个武勋来掌兵部。

陕西的问题,是民生问题,更是军事问题!

大殿之中陷入了沉默,辽东的战火虽烈,却远在天边;而陕西的溃烂,却仿佛就在眼前,能闻到那股腐朽的气息。

良久,朱由检的木杆再次移动,回到了京畿附近的几处重镇。

他的神色也稍稍缓和了一些,恢复了那种运筹帷幄的从容。

“所以,你看,我大明的棋局,便是如此。”

他的木杆在蓟州、宣府、大同、山西诸镇上轻轻敲击着。

“这几处在过去,是时刻需要警惕的前线。但如今得益于京营的强大和与林丹汗的结盟,它们的军事压力已经降到了最低。朕对它们,便有了新的定位。”

“蓟州,东接辽东,西邻京师。它将是我京营出关,支援辽东的门户,亦是辽东粮草军械最重要的中转站。其防务,必须绝对可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