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51章 :大主宰

第351章 :大主宰(1/2)

目录

然而,若论惊世骇俗,前面两份报告都比不上这第三份.来自于松江府,魏忠贤。

这份奏疏没有长篇大论的分析,只有一连串冰冷而恐怖的数字。

在魏忠贤这位被天下文官唾骂为“阉竖”的人物的铁腕高压与变态般的高效管理之下,松江府,这个大明最大的棉纺织业中心,发生了堪称爆炸式的增长。

“……奉陛下旨意,老奴于松江设‘松江棉纺总局’。召集巧匠三千,依御赐图纸,日夜赶工,造‘飞梭’纺纱机五千架,‘多锭’织布机两千台。

新机之效,三倍于旧。

凡松江府内织户,尽皆纳入总局管辖,抗命不遵者以通贼论处,家产充公,人入大牢。旧有工坊,尽数取缔。

行‘计件之法’,多劳多得,赏罚分明。

所产之‘松江贡’棉布,质地精良,远胜于前。

由皇家船队运销倭国、吕宋、满剌加,乃至红毛夷之欧罗巴。

半年以来,所换回之白银,计二百一十八万两。

另有铜料、硫磺、硝石等军用之物,不计其数……”

朱由检看着这份报告,嘴角终于抑制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魏忠贤,这把被天下人视为毒刃的刀,在他手中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锋利与顺从。

他不在乎什么流程正义,不在乎什么士绅体面,他只在乎结果,只在乎皇帝的意志能否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

朱由检让他去松江搞这些,他就用最简单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式将一切阻碍这一切的,碾得粉碎!

“是时候,把九千岁叫回来了。”朱由检心中自语。

他才不管天下悠悠之口如何评价魏忠贤。

在他看来,既然这把刀曾为他披荆斩棘,砍倒了无数政敌,且用起来得心应手,绝无反噬主人之虞,他朱由检就要好好地保养这把刀,磨砺这把刀,直到它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战斗到彻底断裂为止!

他将三份报告缓缓地并排放在御案之上。

应天府的“人”,浙江的“思想”,松江府的“钱”。

这三者,如三根擎天之柱稳稳地撑起了他帝国的南方。

那个曾经因为文官党争、士绅掣肘、财税混乱而孱弱不堪的钱袋子,如今已经彻底稳固,并且鼓胀得近乎爆裂,正通过四通八达的运河与海路,源源不断地为北方的战争机器,输送着金色的血液。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心中豪情万丈。

……

当心中的豪情稍稍平复,朱由检的目光,便从左手的黄册,转向了右手的赤册。

暖阁内的气氛也随之悄然变化。

方才那股因财富暴增而带来的暖意似乎被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所驱散,变得冷冽而凝重。

他取过最上面的一封密信。

信封之上没有任何标识,只用火漆封口,上面烙着一枚小小的,只有他与孙承宗才认识的“松柏”印记。

这是经由最可靠的锦衣卫校尉自辽东宁远乘快船走海路,绕开所有陆上关卡,直送京师的绝密军报。

此等递送方式,可确保万无一失。

信纸是特制的油布,摊开来,孙承宗那苍劲有力风骨凛然的字迹便映入眼帘。

“……臣承宗跪奏陛下:辽东入秋以来,天时酷寒,更甚往年。据我宁远、锦州、大凌河三处‘夜不收’及潜伏于盛京之‘钉子’回报,后金境内已呈民生凋敝之象。

因其失去晋商输血,去岁又逢大旱,牛马冻毙、逃人日增,多有易子而食之惨闻。然,贼酋皇太极坚忍非常,竭力弹压维持,其麾下八旗满洲主力,仍未伤筋动骨,其韧性与凶悍,万不可小觑……”

“……另,陛下所筹之海路补给,已初见成效。臣于九月廿七日,于觉华岛密接入库第一批物资。计,山东登莱运来之军粮五万石,新制火药三千桶,及‘虎蹲将军’野战炮五十门,皆已秘密入库宁远。皮岛总兵毛文龙处,亦已收到同等规模之补给。全军将士,感陛下天恩,士气高昂,皆愿为陛下效死……”

看着孙承宗的信,朱由检的脸上一片古井无波。

建奴的惨状在他的预料之中,而孙承宗的谨慎亦在他的意料之中。

这位老成谋国的老将用兵如山,步步为营,是他稳定辽东战局的定海神针。

但他朱由检,想要的,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稳字。

“承恩,研墨。”他唤来一直垂手侍立在阴影中的王承恩。

“奴婢遵旨。”

王承恩没有多问一个字,躬着身子悄无声息地走到御案一侧。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方歙州龙尾老坑的金星砚,滴入几滴玉泉山新汲的泉水,随即拿起一锭光华内敛的紫玉光徽墨,在砚台中不疾不徐地研磨起来。

霎时间,那细密而均匀的沙沙声,成为了这肃杀暖阁中唯一的声响。

墨香混合着龙涎香的气味在温暖的空气中弥散开来,仿佛为即将到来的雷霆风暴,平添了几分诗意的注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