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2/2)
孟帧启则微微皱眉,说,“你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孟帧启站起身,“半人马星系,假设角族制造出宇宙飞船,到达了这个最近的星系。我怀疑这些特殊元素本就来自半人马星系,或其他星系,那里的文明发现了它们,然后将元素运到了地球进行存储。也许利用到虫洞这种超越我们认知的空间通道,毕竟,虫洞理论虽然现在还在探索阶段,但谁又能保证两千万年前没有高纬度文明掌握并运用它呢?”
廖咫路看着检测结果说,“从仪器检测的数据来看,这些特殊元素的构成非常复杂,我们现有的科技手段只能分析出一部分成分。而且,容器本身的材质也很特殊,不是地球上已知的任何金属,也不是常见的合成材料。无论是简说的地球本土其他文明,还是孟探员提到的半人马星系文明,他们都有能力创造出我们难以理解的东西。”然后廖咫路抬起头,说,“我们现在要做的,一方面是进一步研究这些元素和容器,另一方面,应该找到更多关于他们来历和目的的线索。”
“还有,第一次发现余震,有小型的类似飞行器的东西飞向了太空,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孟帧启说。
“这些飞行器不是我们已知的文明制造的,它们从地下飞出来,难道这颗星球地下隐藏着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尹繁霄说。
“不太可能吧,如果现在有这样的文明,我们之前探测的时候应该会有所发现。而且这些飞行器出现得如此突然,更像是某种被触发后的应急反应。”廖咫路说。
孟帧启说,“也许这颗星球地下存在着某种古老的防御机制或者能源装置。地震可能是触发了某种机关,导致这个飞行器被释放出来。它们飞向太空,可能是去传递某种信号,或者执行某种任务。”
“会不会是这颗星球曾经遭受过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飞行器是当时留下的防御武器,现在被我们无意间激活了?”尹繁霄说。
简大翎说:“这个假设也有一定道理,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
“也许幸存者们为了保存文明的火种,将重要的科技和能源装置隐藏在了地下,并设置了守护飞行器。当地面的震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触发飞行器的释放机制,让它们飞向太空,寻找新的家园或者向其他文明求救。”廖咫路说。
这也是一块重要的拼图。“地震-飞行器-信号-中转站,像是触发了开关,飞行器才飞出来。到底是什么触发它的,也许是时间,过去很久的时间。也许是现在地球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孟帧启说。
廖咫路说:“这信号到底是发给谬族还是角族?”
邹鹤珍说:“如果是谬族,可能是要汇报地球的现状,阻拦人族。如果是角族,可能是要汇报地球的现状,回到地球。”
尹繁霄说:“不管哪种情况,好像都得把它拦截了才好。”
邹鹤珍说:“但是来不及了,它早就飞入太空了。”
尹繁霄说:“是不是还有其他地方会出现这种飞行器。如果有,得跟踪着,看它到底会飞到什么地方。”
邹鹤珍说:“是的,还有,是否会发出信号,拦截下来,看看能不能破解是什么意思,或者看看到底是哪族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