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宋财经周刊 > 第367章 三资模式开创者

第367章 三资模式开创者(2/2)

目录

德州文明故地,三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筑城定居了。什么样的河建什么样的桥,德州人自诩并不比别人见识少。

量尺放样的那天,运河两侧围满了人。

听说朝廷来的商人想修桥,是能过车马的桥,中间不带拱,平的。

城里的鲁班门徒全来了,非要亲眼见证这个热闹。

设计师现场作图,根据丈量出来的数据,按照比例尺,在画板上开始作图。

先是岸基加固,要在起桥的两侧,进行去土填石。土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标准载荷没问题,可是要承载一座桥,那就说不准了。

运河是要通航的,所以并没有在中间做桥墩,而是直接横跨了过去。

人说南运河,九丈九,大差不差。

一个拱能跨过去,那已经是相当精湛的手艺了。关键这帮人还不用拱,而是要做平面桥。

“抛!”

丈量的施工员一声喊,对面操作类似床子弩的一架东西,松开扳手,嗡的一声将一支铁箭射往对岸。

箭上有绳索,落了地,有人攀住绳索,向对面发令,“放!”

绳索很长,中间绷不住,就形成了一个弧线。两边扯着,量出河面的距离,报出数据,交给记录员。

十丈零二尺,河宽了。

岸基左右延长五丈,整座桥就是二十丈。根据设计,桥面横跨的部分,最少要做到七丈,才不耽误繁忙时候的运输。

七丈?

开封商人笑了笑,这也太小意思了,李财神修东京新城的时候,我们做过最长跨度十五丈的桁架桥。

不长时间,商人通过计算石料、木头、人工,得出总造价——八百贯钱。

多少?

无论是富户还是穷人,都对这个数字震惊了?

闹呢,去年大水冲垮了石桥,我们刚刚修过,一座横跨运河的石拱桥,造价至少三千贯啊。这还是用来走人的,如果运货,桥面加宽到三丈,这一座桥至少成本翻倍。

有胆子大的,赶紧问造桥商,“许是算错了吧,怎么可能?”

桥商又算了一遍,眉头紧拧,还真让人说对了,多估算了石料运输的费用。这里不是京城,边上也不缺石头,价格还能低啊。

重算一遍,桥商说,七百五十贯足矣。

这分明是恶意抢标,河北造桥的行会不干了。要按这个报价,本地人什么桥也造不了,一个零头比人家整桥价格都高。

开封桥商说:“莫急,我这叫样板工程,乃是李巡阅特许的,只为展示技术。”

想承包造桥工程的,我这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每座桥咨询费一百贯。

你们可去建设衙门瞧瞧,人家发报价,如此这般的运河桥,一座竟给一千二百贯。大家放心承包,钱是赚不完的。

“哦,这样还行,不是来砸我们饭碗的!”

可是,马上有人提出问题。本地经过多年采伐,早无巨木,想要造这般大桥,木从何来?

从辽国来!

日前,辽使已经飞鸽传书,我朝与辽国达成木材进口协议,年内将完成价值一百万贯的硬木采购。

放心干吧,马上就有木材了。

辽东有数不尽的栎木和松木,建一万座桥也用不了。

此时,河北东路的门阀在干什么?

他们在回购基金凭证,利息当场兑付,不就是百分之十五么,掏出来就给。

你说为啥前两天硬逼着你们买,那还不是朝廷为了考验你们的忠心么!

富柔摇醒酒醉的李长安:“相公,沧州来信,说有人欲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