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总华探长死了,我是港警一哥! > 第183章 命好的氏族(3/3)

第183章 命好的氏族(3/3)(2/2)

目录

林天盛乐道:「在新街当差,新界安家,不是新界人,都胜过新界人啦。」

傍晚,收工后。

林天盛叫张伯楷上车,共乘平治车,前往河上乡居石「侯公祠」,途中聊著些对工作的看法。

「新界出烂仔,混不下去的夕阳社团,都扎根乡下。靠棋牌室,赌档,马栏和走私挣钱。」

「大字头呢,喜欢到乡下学校收人,十二三岁的古惑仔,都会泡妞,打架,晒马。加上荃湾码头,几个口岸是主要走私线,仅新界南,就活跃有大小七十多家社团。」

「最大的是号码帮德字堆,门生过万,话事人是双花红棍陈蕙敏。最小的叫洪立仁,字头坐馆叫鼾猪,守著一间按摩店,六个小弟。」

陈蕙敏靠打出名,是号码帮元老陈青华关门弟子,德字堆话的事人,帮派核心领带,替帮派管理元朗,屯门,北角等区。

十七岁任职监狱署狱警,二十岁转职警察,驻守过黄大仙警署、西贡警署以及深水埗警区。

同时加入了14K,在黑白两道人脉甚广,警务改革后,退出警界。目前还没退休,不是那位武打明星,而是真材实料的大佬。要系没有廉政风暴,说不定,都能混成新界区总华探长。

此外,号码帮在新界南还有个分会,叫作「湃卢」,话事人是驴仔添,人马也有数千。

「正是因为新界乱,所以更显得五大氏族重要。」林天盛心中暗道:「彭氏是一个抓手。」

半个钟后,三部车停在河上乡,居石邨,侯公祠门前。身具乡议局副主席,粉岭村长的彭健然,身穿长衫,气质和蔼,抱拳欢迎道:「久仰,久仰了,盛少。」

「然叔,小辈劳烦久候。」林天盛西装革履,态度亲和,叫后头十多名彭氏族人都面色满意。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五毒探长的战绩,他们都听过,但要跟彭氏合作,就得卖两分面子只见彭健然寒暄道:「不劳烦,盛少肯赏光莅临,粉岭彭氏蓬毕生辉,请,请进。」

「客随主便,然叔先请。」林天盛很给彭家面子。因为有张伯楷在手下,俩方属天然合作者。

「那就同步吧。」彭健然拉著他的手,步入宗祠。

厅堂前,已设有八仙桌,摆著瓜果,卤水和茶壶。

大锅土灶,架在天井一角,几名厨师,帮工,正活杀现宰土鸡鲜鱼,忙得热火朝天。

虽然,粉岭彭氏,不如邓氏、文氏名人多,祖上只是一个宋代进士。并且早年人丁稀薄,备受邓氏、廖氏欺压,只是一个小姓。

可胜就胜在风水好。

彭氏聚居地,在「广九铁路」沿线,当局先后修筑「粉岭站」、沙头角支线和沙头角公路。

一方面能拿到拆迁赔偿,一方面能借铁路之便,兜售食物,做起生意,短短几十年,彭氏飞速发展,晋升五大姓之一,是在殖民地时期,晚崛起的氏族。

70年代,港英当局发展粉岭/上水新市镇,彭氏定居地,又处新市镇的中心点,使彭氏得以出售大量土地而迅速致富。

一波铁路红利,一波土地红利,塑造出一个大家族。当然,命好,不代表无能,能逼港府交钱买地,亦是靠真刀真枪,抵抗强拆,给打出来的价值。

彭氏还因廖氏控制的「石湖墟集市」定价不公,联合多个村庄,在粉岭另起集市「联和墟」

保障粉岭一带的农贸物资供应。

众人在八仙桌落座后,彭健然身居主位,介绍道:「盛少,这是我长子振生,目前是沙头角村长,新界青年工商联合会主席。次子,振宇,联和墟贸易公司总经理,幼子振杰,经营房地产生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