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传闻!意外!蛛网!血字!(1/2)
听到衙役的话,杜构等人脸色顿时微变。
程处默与陆阳元更是下意识的,将手置于刀柄之上。
其他的金吾卫,也都偷偷将手伸到了桌子下,握住刀柄,只要刘树义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杀出客栈。
刘树义自然知道众人都在做什么,但他没有给众人任何眼神或者动作上的暗示,他只是好奇又带着一抹紧张地向衙役道:“不知官爷让我跟你走,是为何事?”
衙役有些不满刘树义的询问,皱眉道:“废话如此多,让你来你就来,官府做事,岂有你拒绝的份?”
说完,他便直接转身,根本不管刘树义是否同意,道:“跟上!”
见衙役如此霸道强势,饶是富有心机的长孙冲,眉头都皱了一下。
他看向刘树义,便见刘树义向他们无声摇了摇头,同时张嘴,用口型道:“别冲动,等我。”
说完,他便直接起身,跟着衙役向二楼走去。
眼见刘树义离去,赵锋脸上有着隐藏不住的担忧和焦急:“这些衙役怎么回事?怎么突然要将刘郎中叫走?难道他们认出了刘郎中?”
“不可能!”
杜构道:“刘郎中样貌大变,气质也大变,便是我们,也未必能轻易认出刘郎中来。”
长孙冲也道:“如果这些所谓的官爷是追杀我们的敌人,那他们既然已经发现了我们,就应该偷偷安排多人来包围我们,免得我们察觉不对,直接杀人逃离……这样的话,他们围困我们最佳的机会可就丧失了。”
“如果他们不是追杀我们的人,而是普通官府人员,认出了刘郎中……那他一个衙役,谁给他的胆子,这样对刘郎中说话?”
“所以,他们大概率没有认出刘郎中。我想刘郎中应该也想到了这些,这才愿意跟上去瞧瞧对方的底细,了解一下对方的意图。”
赵锋听到这些话,不安的心略微好了一些:“可刘郎中一人过去,我们不知这些官府中人是善是恶,刘郎中还是太危险了。”
长孙冲看向刘树义消失的方向,目光深邃:“此时此刻,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刘郎中……相信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他都能解决。”
“不过,为了随时策应刘郎中,我们也需做好随时拼命的准备。”
…………
刘树义跟着衙役,一路来到了三楼最东侧的房间前。
一路上,衙役没有对刘树义说任何话,甚至连个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刘树义,完全无视,这让刘树义越发确认,对方没有认出自己。
所以他叫自己前来,为的应该是其他事情。
不过刘树义心里还是想腹诽一句,小二不久前还拍着胸脯说这些官爷只是看着面冷,不欺负百姓……这叫不欺负?
果然,为了揽客,这些侍者一个字都不能信。
真是白瞎那几枚铜板了。
“砰砰砰。”
刘树义心中腹诽间,衙役敲响了房门。
很快便听嘎吱一道声响,紧闭的房门被打开。
“进来吧。”
衙役似乎终于记起了身后的刘树义,向刘树义随口说了一句,便直接进入了房间内。
刘树义指尖碰了碰藏于腰间的匕首,以及杜英给自己用来自保的毒粉,确保若意外真的发生,自己可以拖延些许时间,撑到程处默他们前来救援。
深吸一口气,刘树义不再耽搁,脸上伪装出紧张的模样,跟了进去。
一进入,他便发现这个房间很是宽敞,算上刚刚的衙役在内,一共六人坐在桌边。
其中五人穿着衙役的服装,一人穿着县尉的官袍。
“草民见过诸位官爷。”刘树义连忙拱手。
坐在中间位置的县尉三十余岁,长相普通,嘴角有一颗黑痣,留着两撇小胡子,随着他的开口,胡子就好像鱼竿一般,勾着咬饵的黑痣来回跳动。
“本官乃冀州武邑县县尉曹睿,此番找你前来,乃是有话要问你,你需如实回答。”
武邑县县尉?
刘树义脑海迅速浮现冀州的舆图,武邑县距离此地一百余里,管辖的区域并不在这里,县尉怎会出现在这?
“原来是曹县尉,久仰久仰!”刘树义反应很快,连忙说道。
“久仰?你听过我?”曹睿不苟言笑询问。
刘树义有些尴尬:“小民……小民就是想说些好听的,让曹县尉高兴。”
“哼!”
曹睿冷哼道:“小小年龄,心眼倒是不少!不过本官不喜欢奉承,你接下来有什么说什么便可。”
刘树义连忙点头:“不知曹县尉想问小民什么?”
曹睿单眼皮的眼睛端详着刘树义,道:“听说你是从沧州过来的?”
刘树义眸光微闪……这难道就是他找自己的理由?
沧州……有什么问题吗?
而自己从沧州前来之事,只与小二说过……这小二,嘴还真是没个把门的!
“回县尉,小民与好友,确实是自沧州而来,要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曹睿指尖轻轻在桌子上点着,道:“本官对沧州很熟悉,你是沧州哪家的少爷?”
“!!!”
刘树义心陡然悬起,心脏砰砰剧烈跳动,他没想到竟是遇到了一个熟悉沧州之人。
他大脑飞速转动,不过脸上神情没有丝毫改变,忙道:“家父张门,得祖辈蒙荫,略有家业,不过在沧州算不得大族,县尉未必听过。”
“张门?”
曹睿点了点头:“前隋官宦之家,自是听过,你是张门之子,若能通过科举,倒是一个不错的继承人。”
曹睿竟是真的知晓张门的情况……但还好,他在伪装身份时,考虑过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伪装的身份不是完全胡编乱造的。
从长安出发前,杜如晦交给了他一份朝廷目前已经收买,或者倾向于朝廷的河北道官员和大族名单,这张门便是已经被朝廷收买的大族家主。
名单上有张门的详细信息,他已熟记于心,而且张门子嗣众多,除非亲属或者至交好友,绝不会认识张家所有子嗣……刘树义这才假扮张门之子。
一切正如他所料,曹睿虽知晓张门情况,却并为怀疑他,说明他的确不认识张家所有子嗣。
刘树义谦逊道:“县尉谬赞,小民与阿耶还差得远,仍需努力才是。”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还行,不是那些无可救药愚不可及的纨绔。”
曹睿端起水杯,轻轻吹了吹,状似随意道:“你来此地的路上,有没有听到过什么有趣的传闻。”
“有趣的传闻?”刘树义一怔,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曹睿叫自己来此的目的。
可他并非真的从沧州赶来,又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一直绕开村落城池赶路,自是什么传闻都没有听过。
他心思百转,如实道:“小民怕误了科举时间,一直急着赶路,并未注意到什么传闻。”
曹睿面相如小二所说,有些凶恶,他双眼锐利的盯着刘树义:“当真?”
“小民不敢欺瞒县尉。”
曹睿仔细打量了刘树义一阵,这才收回视线,继续道:“既然没有听到什么乱七八糟的传闻,那以后听到了,也不要乱信。”
“这世上的传闻,十个里面九个半都是假的,是那些无聊之人夸大或者臆造的。”
“你是读书人,当明事理,辨真伪。”
刘树义表面上自然是连连点头,感谢曹睿的教诲,心里则是腹诽不断,曹睿说的真好听,可他一见自己,就询问传闻之事……这明摆着,他对这传闻十分在意。
结果对自己说,让自己不要相信,要明事理……
还真是够双标的。
“行了。”
曹睿摆了摆手:“本官只是偶然听说熟悉之地有科举考生到此,想着看看是否是熟人,既然看到了,便没什么事了,你回去吧。”
见自己什么传闻都没听过,就开始赶人……这让刘树义越发确定心中的猜测。
曹睿果然对那什么传闻十分在意。
可究竟是什么传闻?
刘树义心中沉思,脸上没有丝毫迟疑,拱手道:“小民告退。”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刚刚带刘树义进来的衙役迅速关上门,而后向曹睿道:“如何?他在说谎,还是真的不知道?”
曹睿摇头:“他表情虽然有些紧张,但不是说谎的慌乱,神色也没有躲闪,应是真的不知道。”
衙役皱眉道:“那个家伙就是从沧州逃走的,为了给我们增加麻烦,一路上他对不少人说出了秘密……算算时间,他也该到这里了,而这些人,也正好从沧州而来,也正好到了这里……他们会不会是一伙的?”
曹睿指尖在桌子上一下一下的磕动,沉吟片刻后,道:“他虽然对不少人说出了秘密,但多数人都不会当真,少数人即便信了,也未必会成气候。”
“至于他们……”
曹睿摇头道:“若真的是那个家伙的同伙,不可能如此大摇大摆的来此,而且还不隐藏从沧州到来的事实……大概率,只是巧合。”
“不过还是要盯着一下他们,待明日天晴,若他们就此离去,那便能确定是巧合,可若仍旧不走……”
曹睿眸中闪过一抹寒芒:“那无论他们是与不是,一律当成那个家伙的同伙处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