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 第320章 南阳现状

第320章 南阳现状(2/2)

目录

李学文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指挥部里济济一堂的军官和刚刚投靠过来的朱丰林等本地官员。

其中坐在中间的沈图南是小李长官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位可是个搞钱小能手,在六安搞得那一套让小李长官惊为天人,从那以后就将他引为自己的经济专家。

感受到李学文的目光,沈图南苦笑着摇了摇头,站起来开口说道:“军座,卑职刚到南阳,对于南阳当地的情况还不了解,不敢妄言,还请朱专员将南阳情况介绍一下,卑职也好有的放矢”

李学文赞许地点点头,看向朱丰林说道:“老朱,那你先说说”

“是,军座”朱丰林立刻站起身,向所有人介绍了一下南阳十二县内的情况。

南阳自古以来本就是人口稠密,经济相对繁荣的地区,战前南阳十三县总计有八百二十万的人口,随着平津淞沪的相继沦陷,大量的逃难人口涌入南阳这个此时的大后方。

根据上个月的粗略统计,目前南阳总人口接近千万。

多出来了一百多万人口,还都是逃难人群,这些人要吃,要住,要活命,给南阳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粮食压力。

连着几个月,南阳除了别家管理下的四县外,其余地区皆是粮价居高不下。

之所以皖西四县粮食价格稳定,倒不是他们四县粮食产量多,而是别家根本不让难民进去,没有多余人口,本地粮食价格自然稳定。

工业方面,和国内其他内陆地区差不多,完全是一团糟,由于没有电力供应,正儿八经的现代化工厂一个没有,有的全都是没啥机器的小型工厂。

虽然工业不行,但是手工业却是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规模庞大,是南阳地区的支柱产业,甚至已经有了些畸形繁荣的意思。

南阳一带各种布行上千家,家家户户参与纺织作业,已经形成了乡村到城镇的产销网络。

自从抗战爆发以来,南阳一带生产的土布,不但供应给前线用来制作军服和棉被,而且还被大量卖到西北,西南等大后方。

介绍完南阳十二县的基本情况后,朱丰林不等沈图南回答,就开口主动为李学文建言搞钱的手段:“军座,卑职从政二十余年,见过太多的开源的手段,卑职有一计可以筹集大量军费”

“哦?详细讲讲”李学文来了兴趣,想要看看正儿八经文官系统出身的官员,能有什么捞钱的手段。

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向了朱丰林,等待他的高见。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朱丰林微微一笑,开口说道:“以抗战救国,筹备军需的名义收取人头税,南阳十三县千万百姓,一人一块法币,便可得千万法币”

李学文还以为是什么高招呢,原来还是盘剥穷苦百姓的老一套。

不等李学文说话,萧平波就不屑的冷声道:“老百姓都成穷鬼了,那还能榨出来油水?我们中央一军从来不赚穷鬼的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