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还好我重生了! > 第405章 会玩的先享受世界

第405章 会玩的先享受世界(1/2)

目录

第405章会玩的先享受世界

接下来的时间,贾伯斯和陈学兵的邮件来往忽然变得接二连三。

主要是讨论美国版星联的事情。

关于这款软体,陈学兵给它取了个必将响亮的名字。

p。

在海外,陈总可没有「要不要抄」的烦恼。

英语口语问候语「What'sup」(最近怎么样)的谐音变体,呼应了即时通讯软体「快速问候」的核心功能,又体现了苹果营销准备强化的「Application」这一术语。

老乔对这个名字格外满意,成了第一个夸赞陈总取名方面创意天赋的人。

——App这个词,也成了苹果和麒麟的共识,和打算共同推广的概念。

p按约单独注册了LLC(有限责任)公司,由奇点设立的红筹架构美国公司Sgurity.Inc(奇点独立法律实体公司)持股20%。

奇点不出一分钱,只负责提供星联的代码和咨询服务,以及一些疯狂式注册的国际专利的共享。

不过老乔最近在按约咨询的过程中总是夹带点私货,明明是询问p软体,却总是问他一些应用商店的问题。

贾伯斯一般不会「咨询」别人的,在中国期间陈学兵主动说他也不乐意听,但最近频频发来苹果的应用实现逻辑让他「测评」,陈学兵感觉到苹果3G版研发已经进行到了关键时候,很快要上线,所以贾伯斯才会对麒麟中国市场的反应这么敏感,并且希望思虑更加周全。

陈学兵也乐意帮忙提出一点意见。

目前苹果强大起来,对奇点并不是件坏事。

说白了,大家在共同突破智慧型手机的定义。

以现在直至以后很多年的金融逻辑,西方的概念只要炒起来了,东方的同款就不会差,更遑论麒麟和苹果这么一对多方面相似,并且能一起开发布会的合作者。

逻辑传导,这是他前世炒股早就学会了的。

他刚入行的时候其实就想过蹭苹果的概念,为此还搞了一张苹果相似90%的外观图,后来觉得太Low了,实力也在急速扩张,遂有了超越的想法。

但市场也在不断教育他,处在这个世界先进国家的产品下沉市场,个人化的突破太难,制造概念是世界TOP前100的专利,奇点在世界科技公司还根本排不上号,不能以后来者的眼光看待奇点的价值,安卓现在也不过是个5000万美元被谷歌收购的公司而已,市场没有爆炸之前,奇点还一文不名。

潜下心来想,这种一文不名其实是机会。

他的行业布局,能让他更多地抓住这种机会。

系统推广,运营商是命门。

4月10日,中美两地的「OpenKOS」网站同时上线了昆仑OS基础框架和昆仑第一代开发者免费工具包,同步上传给了LINUX基金会,并附加了一些条件开源层的技术介绍清单。

LINUX基金会相继发布。

LINUX,就像一个开放的市民广场。

昆仑系统现在的优势已经不止UI这么简单,一年半的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技术专利,这次公开的,分为完全开源层和条件开源层。

完全开源层,相当于这个广场的基础设施,包括Lux内核魔改部分,快闪记忆体优化代码、输入子系统、电源管理代码、驱动补丁、.jar转.kapp工具、一键刷机软体等基础工具链和一些主板接线图的文档资源,这些谁都能用。

这份东西已经能让大家白嫖很多代码了,一个能制作全触屏手机的厂商,通过这个基础设施,已经足以将普通全屏手机变成一款全屏智能机。

不过这些属于LINUX的GPL层,要动用它,就必须承担同样的反开源义务,为LINUX生态做贡献。

另外,这个开源层留下了一份「因为技术不足」可能导致「电量30%瞬间关机和网速忽然下降等等情况」的免责协议。

这个免责声明,LINUX基金会颇有微词,声称违反了GPL协议,不过奇点通过100万美元的会员捐款让基金会视而不见。

又不是我们的问题嘛,是技术问题,这样的情况一般也是不会出现的,也许永远不会出现,而且绝不会出现在个人用户身上。

当然,有人可以拿去逆向修改以后重新开源,但是这需要海量的时间。

另一方面,则是条件开源层。

这相当于LINUX广场上的合作摊位,包括了昆仑UI、开发者工具包(SDK)、电容屏触控算法、TD-SCDMA基带优化代码等核心自主专利和合作授权专利清单。

这些技术通过IPC通信调度,隔离了GPL层感染,并有一套DSP(协处理器)的IPC加速方案。

其中昆仑UI框架代码和SDK可以免去授权协议流程,个人和软体开发者下载免费,厂商每设备0.5美元,并需同意分成协议框架:应用商店收益由MS层统一抽成20%。

其他技术需签约获取。

有了昆仑UI,全屏智能机又能变成「昆仑全屏智能机」。

可以说,在制造昆仑手机这方面,奇点没给外界留什么门槛。

但性能上有门槛。

作为奇点的合作商,能够针对完全开源层的底层框架做出更优秀的产品,并且这份技术清单还在不断扩大。

除此之外,还有完全不公布的战略闭源层。

这里面除了MS层(目前为应用商店协议),还包括了一些不便对外公布的,独属于奇点的黑科技。

比如电池「续航」算法。

明明只有50%电量,但显示会在60%左右。

最后20%电量掉得特别慢,其实就是偷偷降亮度,关闭GPS。

充电到80%时显示90%,用户会觉得奇点的充电技术非常牛逼。

又比如JIT编译器。

程序在运行之前,就已经被完整地编译成CPU能直接看懂的「机器码说明书」,下次再遇到这段「热点代码」,CPU就不再需要翻译官现场翻译了,而是直接执行已经准备好的、优化过的机器码「说明书」。

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经常运行的程序打开会特别快。

但是不常用的程序刚启动时,JIT还在「观察」阶段,大部分代码还是由慢速的解释器执行,而且由于JIT会偷偷地监视该代码的使用频率,会比正常情况下还慢一点。

但用户会产生错觉,觉得手机平时打开程序好快。

又比如动态内存压缩。

手机会在把后台一分钟以上的APP变成压缩数据,给手机实际省下一些电量,但一分钟后切换程序时会发现已经重启。

用户会觉得手机又快又省电。

这些黑科技,都是有负面效果的。

这里面的技术含量不高,复制成本也不大,昆仑事业群能想到,是基于长时间对系统讨论产生的对使用者感受的理解。

这些东西,奇点不会作任何的宣传,不做任何技术溢价,只会默默地让用户感受到。

用户会理所当然地觉得:这就是系统源头厂家的技术含量。

当然,这些技术都融进了「性能模式」、「续航模式」等选项,可以手动关闭。

为了与客户建立长期信任,奇点是不会欺骗客户的,只会赋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