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边 权 李,集结!(2/2)
金作家在放映室中看完了《好朋友们》的最终剪辑版本,只给出了这一句评价。
“老师觉得是好还是不好”
崔道允虚心请教,他相信自己老师的市场敏锐度。
金作家思索良久,再次给出自己的评语:“不知道。”
她是真不知道,电影和电视看似相似,实则差別很大,喜欢去影院观影的未必爱追剧,喜欢追剧的未必爱去影院。
且电影票房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大,放映的时间段,话题度,宣传覆盖面,口碑等等任何一条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票房。
但以她的眼光,这部电影是有完整流畅的敘事和合理的剧情衝突的,演员演技也有亮点,绝对与烂片不沾边。
“我会亲自去釜山一趟提交dcp。”
dcp,是电影行业用於影院数字放映的標准格式,既然学生拍出来的並非烂片,她决定亲自去釜山电影节评审委员会走上一遭,卖卖自己这张老脸。
不说能否拿到以表彰新人导演和新人影片为主的新浪潮奖入围资格,至少也要保证学生的这部电影可以顺利在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参展。
只可惜釜山国际电影节主要致力於发掘新导演和亚洲电影,没有设立新人编剧的奖项,也没有设立跟新人演员有关的固定奖项,非固定奖项含金量不高,没有爭取的必要。
总之,釜山国际电影节虽然设立了不少奖项,但只有新浪潮奖是竞选单元奖项,且只有新导演作品可以报名,最具含金量,其他奖项都是非竞选单元的水货奖,团锦簇,凑个热闹。
“我陪老师一起去。”
崔道允主动请缨。
“你去干什么,风口浪尖上更应该低调行事。”
金作家瞪了崔道允一眼。
“到底是年轻气盛,李昇基再不对,也是你的前辈,私底下怎么对著干都行,何必非要搬上檯面。”
崔道允低头不语,他就不是忍气吞声的性格,別人踩了他一脚,那是一定要报復回来的。
就一句“李昇基是谁”他都觉得不够,总要等到自己成为年度收视冠军以后再来一句“有个前辈很像我,不然就叫他小崔道充吧”才够味儿。
“但这件事吧,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得罪了一方,自然会获得另一方的垂青。
没想到你这孩子民眾缘这么好————”
金恩淑说著说著自己都笑了起来。
她是真没想到,学生在公眾场合的这番大不敬言辞居然没有激起韩国民眾的反感,反而帮他说话的人不少。
大部分关注此事的民眾都认为,既然是前辈先起头无端指责后辈,那么后辈反击也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流言蜚语刚起来时崔道允的低调处理帮了他不少忙,无端端被骂那么久,很容易就激起了民眾的同情心理。
崔道允倒是无所谓民眾怎么看待他,在他看来,演员只要好好演戏,演好戏,有好作品加持自然会有观眾缘。
不然再好好先生又怎样,没有收视率票房一样会被民眾拋弃。
“老师,你说的另一方的垂青是指”
这是他不太了解的情况。
“自然是刘le——————”
金作家大致讲解了一番,韩国综艺界两大山头,虽然明面上和睦相处,但背地其实是有爭夺资源和话语权的,有爭斗自然就有齦蹉。
比如他的好哥哥李光洙就是刘le的一员。
崔道充大失所望,他对综艺又没兴趣,刷不刷新好感度都无所谓。
金作家看他的样子就知道在想啥,不客气给了他一头槌。
“pabo,电影上映要找人主持吧,宣传要找人站台吧,只要涉及到宣传活动,总要请c的,没人帮你,未必让老师亲自当c”
就————也不是不行。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