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燕国宫事(1/2)
第257章燕国宫事
慕容暐听说慕容恪要兵,虽然竭力掩饰,但面上还是不由露出了犹豫之色。
其实他早就被太傅慕容评说动,对慕容恪心怀忌惮,认为对方威望太高,已经隱隱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
慕容恪十五岁隨军征伐,统军数十年,大败高句丽,討灭扶余,宇文鲜卑,大败后赵,攻灭冉魏,灭亡段齐,压制符秦东晋,其功绩之高,別说燕国內部,就是天下也少有能及。
关键他还是前燕初代皇帝慕容皝的儿子,论辈分是慕容暐叔父,这个功劳和血统,即使其心中没有反意,也难保其手下的人没有想法。
慕容暐登基时候朝局不稳,慕容恪便代行周公之事,彼时慕容暐对其还多有仰仗,故两人之间还颇多信任,但这几年下来,燕国內部趋於稳定,慕容暐渐渐长大,便多了些想法。
去岁慕容恪打下洛阳后,威望愈高,慕容暐身边的近臣也都私下进諫,言预防慕容恪做大。
恰好恰逢慕容恪生病,且病情反覆,慕容暐得知后,在慕容评的建议下,当即詔令慕容恪回鄴城养病,同时派出慕容评一系的將领,名正言顺接管了慕容恪兵权。
如今慕容恪养病不过数月,就入宫要兵,一下子还要三万,慕容暐心里顿时警醒起来。
燕国这几年连年用兵,鄴城的兵力本就不多,本就你拿走鄴城三万人,鄴城防护能力便大大下降,这且不说,要是慕容恪拿著这些兵调过头来...
想到这里,慕容暐强笑道:“皇叔是不是太慎重了,前月东晋发兵泰山郡,不过万,被我大燕击败逃,此次捲土重来,又能有多少人”
“不过区区数千兵马,岂能劳动皇叔大军”
慕容恪沉声道:“这次不样。”
“臣已经得到消息,这次晋朝三路並进,所图非,前月之攻,反似试探。”
慕容暐疑惑道:“皇叔可有根据”
慕容恪沉声道:“泰山本已三面被围,晋国迟早会丟,只不过是早晚而已。”
“这种情况下,晋国还做出了孤军救援这种昏著,按道理桓温都督军事,断不会如此失误。”
“这只能说明,他是不希望其他人打胜仗的。,慕容暐皱眉道:“这是何道理”
慕容恪出声道:“桓温在晋国的境遇並不好,其功劳甚大,颇受猜忌,晋朝朝堂也多有谗言毁伤,让其这些年无法隨心所欲用兵。“
“晋朝要是如此下去,迟早会灭亡,这是我大燕之福。”
慕容暐连连点头,脸上却有些发烧,他隱隱觉得,慕容恪这话,怕不是也在暗示自己什么
慕容恪似乎一无所觉,继续道:“在臣看来,若晋国不守泰山郡,而是直接放弃后退,保存兵力,在琅琊彭城下邳一带布防,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如今晋国纵万人来救,战於野外,不仅被我大燕击败,更导致琅琊一带布防空虚,我大燕骑兵隨时可以南下。”
“这对晋国来说,本来稳稳守住的局面,变成了一溃千里,丟失琅琊甚至东海郡的可能性大增。”
“徐州守住很难,攻打却很容易,要是被我们越过淮水,便进入晋国腹地,他们岂能不慌”
“所以晋国是刻让桓温领军救援,这岂不是这桓温梦寐以求的形势”
慕容暐嘀咕道:“送掉万人,这桓温是怎么想的”
慕容恪嗓子有些难受,竭力提高声音道:“桓温便是这样的人,他为了求得一战的机会,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世间都传他怕我,所以这些年避而不战,但他这样心高气傲的人,又岂会轻易认输”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寻找我露出的破绽。”
“病的情况,他肯定也听说了,故这次出兵,就是他要看我的反应。”
“若不能领兵出征的话,他肯定会猜到什么,必然倾尽全力,反攻我大燕边境。”
“所以臣必须要带兵出征,让桓温惧怕而退兵,方能保我大燕平安。”
“陛下应该明白,这几年虽然政清人和,但我大燕穷兵黷武过甚,至今没有恢復元气,若是显露颓势,甚或败战失地,西面的符秦也会趁火打劫的。“
慕容暐心中有些不快,慕容恪说的穷兵黷武,是指慕容暐父亲,上任皇帝慕容儁,其在世时为了攻伐掠地,採取的五丁抽三的政策。
此举固然给燕国带来了数十万兵马,也同时压制住了符秦东晋,但数年后恶果显现。
以燕国的地盘,根本养不了这么多兵,於是不可避免產生了饥荒,燕国內乱叛乱四起,慕容儁死后,慕容暐登基,採取慕容恪建议,以宽和为主,才扭转了局面。
慕容暐虽然知道內情,但还是心中不快,他出声道:“桓温发兵,还是未知,但皇叔身体,却不宜劳累啊。“
“万一皇叔病情加重,朕该仰仗谁啊”
慕容恪沉声道:“臣的病情,只听天由命而已。”
“即使臣死了,也后继有人。”
“阿六敦才能,不下於我,若有其辅政,大燕必然安定。”
阿六敦便是慕容垂,是慕容恪弟弟,慕容暐叔父,其十三岁就跟隨慕容恪征战,两人关係最好,也极有军阵之才,一直被慕容恪看好。
慕容暐听了,脸上显出一丝忌惮之色,他出声道:“此事需要朕召集宗族大臣,共同商议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