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到首都(2/2)
车停在了闹市区的一家饭店,这家店人气很足,李军也介绍说这里的早点特別好吃,他是京都本地人,告诉林寒说豆汁儿配焦圈特別香。
南笙看著一无所知的林寒和两个孩子,特別坏心眼的点了四份,她自己则要了一碗餛飩。
事实证明有些人真的是天选京都人,比如说琦琦,她和李军一样吃的有滋有味,可林寒父子就难受了,从不浪费的两人第一次有种想把东西吐出来的想法。
南笙装作不知,“怎么了,不好吃吗”
旁边有本地人立马反驳,“怎么可能,这是我们这片儿最地道的店,您多吃两口就尝出滋味儿了。”
林寒思哲最终还是把焦圈都吃光了,至於豆汁儿嘛,大家懂得都懂。
军区距离市区大概三个小时的路程,这里的空间比起蓉城那边来说有些紧凑,好在林寒职位高,可以住单独的平房。
南笙感觉这里比蓉城家属院小了一圈,院子也很窄,好在有三间臥房,两个孩子都能有独立的房间。
林寒既然到了,怎么著也得去军区露一面,家里这边家具都是齐全的,屋子也收拾的乾乾净净,只要把包裹打开收拾一下就成。
南笙规整她和林寒的东西,两个孩子自己弄自己的,琦琦收拾的慢,思哲收拾完自己的去帮妹妹,没用上两个小时家里就焕然一新了。
今年京都这边没下几场雪,院子里乾乾净净的,想到以后去厕所要冻屁股,南笙还是很心塞。
到哪里都免不了社交,南笙刚想躺下屋外就有人来敲门,来的是隔壁两家的女主人,丈夫职位都是团长。
“嫂子在家吗”
南笙感觉头有点疼,还是以轻快的声音回道,“在家呢,请进!”
这两人叫的客气,实际进来后三人一见面都笑了,“叫错了叫错了,应该叫弟妹才是。”
这边的小院不是紧挨著,中间能隔著一米的距离,都是用木头围的柵栏,先进屋的中年女子是左边邻居王骄,她的丈夫是钟团长。
后进屋的女子是右边邻居刘菲,她丈夫也姓刘,南笙改口叫二人嫂子,请她们坐下说话。
思哲和思琦听到动静出来和两人打了招呼,才回各自房间休息,刘菲直夸孩子有礼貌。
“弟妹可真会教孩子,你结婚挺早啊,孩子都这么大了。”
南笙也没解释她是后娘,打了个哈哈就过去了,两人来的时候带了点水果,南笙收下后也给了回礼,是蓉城那边的点心。
第一次会面三人都挺满意,她们都不是事多话多的人,想必以后相处起来会很融洽
“我们就不多打扰了,弟妹今天好好休息,等有时间也去我们家坐坐。”
“以后肯定经常过去打扰,嫂子们不要嫌烦才是。”
南笙亲自把两人送出了院子才回,她有些好奇,这边的军嫂是都没有工作吗,这个时间怎么都在家里。
林寒来到军区后直接被引到了军长办公室,里面有不少人在,看见林寒后都用打量的目光上下扫视,想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让军长如此看重。
林寒不怯场,直接对著在场眾人行了个军礼,“林寒前来报到,请首长指示!”
韩军长在儿子回家过年时,没少听他讲林寒夫妻的事情,他对林寒两口子印象特別好,尤其见到本人后看他一表人才就更是满意。
“咱们虽然没见过面,彼此也是有过来往的,你不用这么拘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杨师长,赵师长和郭师长,打个招呼吧。”
林寒挨个敬礼,“杨师长好!赵师长好!郭师长好!”
他们三个都是韩军长一手提拔起来的,对於老领导的用意很清楚,这是让他们好好护著这位年轻人。
“这是你的顶头上司宋旅长!”
“宋旅长好!”
见过面后,几位师长和宋旅长就告辞离开了,韩军长私下相处对林寒的態度更加和善。
“小林啊,首都这边和蓉城不太一样,就得高调一点,不然你初到军区工作起来会受到很多阻力。”
林寒在火车上就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却没想到刚报到就成了“皇族”,韩军长直接为他保驾护航。
这些年他被南笙调教的很有眼色,立马改口感谢,“多谢韩叔替我打算,不然我怕是很难在京都站稳脚跟。”
这口韩叔叫的韩军长心里很舒服,“都说了別这么客气,今天晚上带你媳妇儿孩子去家里吃饭,我早上就和你婶子说好了。
再过两天那个混小子也回来,他说还要去你手底下干,你也替我劝劝他,都老大不小的年纪,得多替自己未来打算一下。”
林寒满口答应,本来有点紧张的心情也被韩军长几句话打散了,你看,再厉害的人遇到不听话的儿子,照样束手无策。
就像韩军长,他自己管不了韩永祥,就只能指望林寒说的话儿子能听进心里去。
林寒在军区露面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家都知道这位林团和韩军长有关係,想给他使绊子的默默改变了策略。
他回到家里时,媳妇儿和孩子睡得正香,这里烧煤炭,屋子里很暖和,他也脱衣服上炕眯了一会。
一家人中午都没吃饭,两口子睡醒后就吃点点心垫垫肚子,他们在来之前已经准备好了去韩家的礼物,今天又见了几位师长和旅长。
林寒想著拜访宜早不宜晚,就和媳妇儿商量让她明天去走动一下,他自己真没时间,明天一早就得去军区。
“韩叔说儿子的学校他给安排好了,在市区里,需要住校,每月只给放两天假,里面都是军人孩子,走军事化管理。”
南笙心想这样也好,让他先適应一下,要是后悔不想当兵了还有其他选择。
至於闺女的学校,军区这边就有小学,隨时都可以去,现在问题在於南笙的工作地点在哪里,琦琦肯定是要跟著她的。
“一会你让小李再去市区一趟买点上档次的礼品,明天我好去几位领导家里拜访,上学的事儿也得和儿子说一声,让他做好准备。”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蓉城,他可从没离开过家,去学校后怎么著也得適应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