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336章 扎根工地

第336章 扎根工地(2/2)

目录

夏收的忙碌如同短暂而激烈的战役,很快过去。紧接著,便是更为关键、决定一年生计的秋收。当田野里最后一株庄稼被收割,最后一粒金黄的粮食归入仓廩,广袤的土地暂时进入了休憩期。

一年中修建水利的黄金时期,秋枯水期到来了!

无定河绥德州的母亲河,此时水位降到了一年中的最低点。

大片河滩裸露出来,水流变得平缓而驯顺,露出了河床底部巨大的卵石。这正是修建拦河堤坝,抬升水位,实现大规模灌溉的最关键工程!

机会稍纵即逝!秦思齐毫不犹豫,动用府库里的一万五千两白银,通过秦思文,交由赵家商行,委託他们利用商业网络,从河东、关中乃至更远的產粮区,採买大批粮食,火速运往绥德。

同时,州衙的告示再次贴遍了城乡的每一个角落,宣布了一项让所有贫苦百姓都振奋不已的决定:

“州衙兴修水利,利在千秋!凡参与秋冬季无定河拦河坝大会战之民夫,除原定每日五文工钱照发外,州衙一律管饭!保证每日两餐,餐餐管饱!”

“管饭!管饱!”

这简单的四个字,在这个生產力低下、大多数平民挣扎在温饱线的时代,有著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这意味著家里可以省下一个甚至两个壮劳力最基础的口粮,意味著去做工的人可以吃得比在家里更好,更有力气,甚至还能省下点工钱补贴家用!

告示一出,应者云集,万民踊跃。原本还对官府徵发徭役有所牴触、想著猫冬的家庭,此刻也纷纷主动將家中的男丁,甚至是半大的小子,送上官道,指向无定河畔那即將展开宏大工程的方向。

秦思齐几乎將州衙的日常政务全权委託给了同知周文渊处理,他自己则带著简单的行囊,以及韩工、冯工等核心技术人员,直接扎根在了拦河低坝的施工核心区。

在工地旁的河滩高地上,搭起了一个简陋却坚固的帐篷,吃住几乎都与工匠头领、民夫代表在一起。

亲自参与每一次技术討论,与经验丰富的韩老、熟悉本地水文的老吏冯工、以及那些从民间招募来的老石匠等人,围著篝火,摊开草图,反覆推敲坝基的具体选址、坝体的结构设计、泄洪闸门的位置与形制。

工地上,旌旗招展,號子震天。上千民夫和轮换的卫所辅兵被分成数班,日夜轮替,有条不紊地运转著。

挖掘坝基的,喊著號子,將一筐筐河泥抬走;採石场上,叮叮噹噹的敲击声不绝於耳,石匠们將巨大的青石料打磨成型。

运输的队伍如长龙般穿梭,將石料、木料、黏土运至坝址,夯筑的工段,数十人抬起巨大的石夯,隨著领號者粗獷的调子,一下下奋力砸下,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巨响,大地都为之震颤。

秦思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而强大的激励,也是最强有力的质量监督。所有人都知道,知州大人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在泥水里打滚,谁还敢懈怠谁还敢偷工减料

儘管將主要精力投注在拦河低坝这关键一役上,秦思齐並未忘记那些已经开工、如同血脉般正向四方田野延伸的各级水渠。

隨行的卫所军士,看著秦思齐与民夫们毫无隔阂地交谈,看著那些淳朴汉子眼中闪烁的感激与干劲,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他们戍守边塞多年,何曾见过如此深入基层、与民同苦的文官不知不觉间,他们对这位秦知州的敬意,也更深了一层。

虽然秦思齐每次在具体渠段停留的时间不长,但这种在场与关怀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象徵意义和激励作用。

知州大人与大家同在!这极大地鼓舞了开渠的士气,民夫们干活的劲头更足了,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只盼著水渠早日通水,不负青天大人的期望。

这不仅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场凝聚了绥德州官、军、民、商各方力量,由秦思齐这个穿越者亲手点燃並主导的,向贫瘠与命运发起的宏大抗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