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 第389章 废帝立帝

第389章 废帝立帝(1/2)

目录

第389章废帝立帝

与吏部尚书王直一同跪下的,还有礼部尚书胡淡。

说起来,礼部尚书胡淡的资歷较之王直更为深厚。

建文二年,胡淡考中进士,在建文年间,就被授予了兵部给事中一职。

永乐元年,朱棣登基,將胡淡升任为户科都给事中。

按照一般的发展,胡淡接下来便要一路升官,走上人生巔峰。

但是,永乐五年,朱棣交给了胡淡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外出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跡。

胡淡在外待了十六年,直到朱棣晚年的永乐二十一年,他才回来。

不过,也正因为当年永乐帝朱棣在永乐五年交给胡淡的这个任务,使得胡淡对於永乐五年的朱棣印象极为深刻。

而隨著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淡的跪下,一阵窃窃私语声在眾大臣中响起。

“太祖太宗仁宗皇帝,真的假的”

“不可能吧,明明三位陛下已经——按理而言不应该出现在此。”

“说不定是见我大明处在生死存亡之际,这才神仙下凡,帮助我大明度过此次危机。”

“真有神仙不成”

虽说古代信仰鬼神之说,但是在场之人,皆是站在大明顶点的人物,对於鬼神之事,均是將信將疑。

而除了不少怀疑的人外,还有少量的人盯著前进的队伍,一言不发。

大概经过了几息的时间,这些人也是跪倒在地。

他们中有兵部侍郎苗衷,户部侍郎陈循,工部侍郎高谷,大理寺右少卿许彬———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都处在五六十岁的年纪。

换而言之,虽然他们並未见过永乐五年的朱棣,但是他们见过年长一些的朱棣。

例如兵部侍郎苗衷,便在永乐七年因为中举被朱棣召见,陈循,高谷,许彬皆是永乐十三年的进士。

刚刚並未第一时间回应,是因为他们虽然觉得眼熟,但是並没有胆量妄下推断。

直到吏部尚书王直与礼部尚书胡淡的叩首,才令他们最终確定了来人的身份。

见到这一幕的朝堂之臣,也收起了怀疑,向著过道中央跪下。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所有人都清楚,刚刚先一步跪下的人,可都是目前朝廷的中流砥柱。

而且,都见过太宗皇帝与仁宗皇帝。

既然他们都说没问题了,那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兵部侍郎于谦算是最后跪下的一人。

于谦虽然认出了太宗皇帝与仁宗皇帝,但是他觉得这件事处处透露著诡异。

按理来说,人是不可能死而復生的,至於什么神仙之说,更是无稽之谈。

但是如今,太宗仁宗就这么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另外,太祖太宗仁宗来此,倒也无可厚非,不过,队伍后面的汉王又是什么情况

想当初,他可是亲自跟隨著宣宗皇帝陛下前往乐安州,去平定汉王的叛乱,並且在汉王面前,將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之后汉王自缚受罪,最终因为绊了宣宗皇帝陛下一下,被活活炙烤而死。

结果,现在叛乱的汉王跟著太祖太宗仁宗一道出现在了这。

这合理吗

见到所有人都跪了下来,走在队伍最后的朱祁鈺挠了挠头。

原本,他还想著稍后为诸位大臣介绍,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是不需要了。

朝臣的下跪並未引起朱元璋的多大波澜,他还在继续向著大殿里的高台走去。

立於高台之上的孙太后,见到朱元璋领著一群人向高台之上走来,心中是充满了忐忑。

为首的一位老者,她虽並未见过,但是从刚刚吏部尚书王直的口中,她知晓了老者的身份。

对方乃是大明的太祖皇帝。

光是太祖皇帝这四个字,都足以让她惶恐不安。

要知道,明初四大案,所杀之人可是有数十万之巨,可以说,太祖杀起人来那是毫不手软。

如果太祖皇帝知晓了祁镇带领五十万军队,被瓦刺打得大败,不知道太祖皇帝会不会—

在脑中思虑片刻,孙太后便打消了这个一旦想起,便不寒而慄的想法。

想来太祖皇帝应该不会对祁镇如何,毕竟在洪武时期,即使是犯下滔天大罪的皇子,太祖都將皇子置於死地。

孙太后还未鬆一口气,他就看到了太祖皇帝身后那个令她惊惧的身影。

太宗皇帝!

想当初,她与瞻基算是情投意合,本来她与瞻基一致认为,太孙妃的位置是她的。

但是,谁曾想,太宗皇帝竞然直接指定了胡善祥成为了太孙妃,而她仅仅是获得了一个嬪妃的位置。

如今,再次见到太宗皇帝,她是本能的感到腿有些发软。

“臣妾孙氏参见太祖陛下,太宗陛下,仁宗陛下。”

朱元璋並未回应孙太后的行礼,仅是目光淡淡地瞥了一眼孙氏。

“你便是瞻基的皇后孙”

朱元璋那冰冷的语气听得孙太后一怔。

她从太祖皇帝的语气中读到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既然太祖皇帝直接说出了她的身份,那也就意味著太祖皇帝对於如今正统朝之事也有所了解。

第二件事,太祖皇帝那冰冷的语气,似乎表示太祖皇帝对如今正统朝之事极为不满。

念及至此,孙氏心中一沉。

直觉告诉她,今日恐怕有大事发生。

“是,太祖陛下,臣妾乃是宣宗的第二任皇后。”

朱元璋皱著眉点了点头。

眼前的孙氏虽已有四五十岁,但是依然风姿绰绰,可以看得出她年轻的时候確实是一位美人,难怪瞻基会被她迷得神魂顛倒。

但是,今日,她也是被清算的一份子。

朱元璋点完头后,並未言语,而是径直走向了龙椅,然后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之上。

朱標,两位朱棣,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分別立於两边。

殿中的宦官这时候也如梦初醒,慌忙拿来几张椅子让几人坐下。

至於朱祁鈺,孙氏,虽有椅子,但是依然还是恭恭敬敬地站著。

“起来吧。”

朱元璋对著下方朗声道。

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在如今落针可闻的奉天殿,却是清晰可辨。

眾位大臣纷纷起身,面朝高台的方向。

虽然刚刚太祖太宗仁宗的到来,令得所有人都异常惊讶,但是,在惊讶过后,所有人都感觉到心中大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